国庆长假,徐达依然在东莞市技师学院的训练场地里,读图、装配、编程、运行,动作敏捷精确,一气呵成。这是他的日常,更是他十年技工路上的一种习惯。
有人说,一辈子能专心做好一件事,未必不是一种浪漫。但在四获国际赛事冠军的徐达看来,追梦路上的浪漫,不仅需要时间的沉淀,更需要在历练和遗憾中,学会成长,找到自己为何追梦的答案。
▲备战世界技能大赛中的徐达(左一)
“落榜”生的倔强
“读书起,就经常听到身边人说,只有考不上高中的人才回去读职校,很不幸我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我并不觉得,读职校就不能实现人生的逆袭,只要梦够大,一切皆有可能。”谈起自己的追梦路,徐达将原点放在了“中考”的那一年。
1997年出生的徐达来自山西,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他遗憾地落榜了。那一年,为了让儿子未来能有个谋生的手段,正在东莞打拼的徐达的父亲,跑遍了珠三角地区的职业院校。
“那一年,学院恰好面向全国招生,父亲结合自身对东莞的理解和学院的情况,让我优先填报东莞市技师学院。我的技工路,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徐达说。
徐达直言就如其父亲的想法一样,刚开始时,他是把学习技能作为将来谋生的手段来看待,并在中技班努力学习三年后,成为了14机电机器人401班一名高技学生。
但是,2015年,学院发布的一则招募竞赛队成员的通知,改变了他预定的人生轨迹。
“竞赛队训练选拔时,那些电路、零件组装,我一看就懂,别的同学七天才能完成的训练任务,我两天就完成了。同学们问我为什么学得这么快,我根本不敢告诉他们,我就是一看就懂。”徐达说,这也许是来自自己DNA里的一种倔强,为他编织了一条新的追梦路。
遗憾中找到梦想的真谛
都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个既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徐达,也渐渐的开启了他以赛促学的高效率成长速度:2016年6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广东省选拔赛”第六名;2016年11月,“中国技能大赛——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获团体第一名、团队第四名、个人二等奖;2017年9月,东莞市“济川杯”PLC工业设计安装与调试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被授予“东莞市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4月,“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广东省选拔赛”一等奖,入围广东省集训队,6月获“全国选拔赛”第二名,入围国家集训队;2019年4月,代表中国参加“2019年全球技能挑战赛机电一体化项目”获金牌,同月在代表中国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天津国际邀请赛”获金牌,并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作为国家备选选手前往俄罗斯喀山进行观摩学习。
“从喀山回来后,站在世界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上,就是我的梦想。”徐达回忆说。
然而,命运却和徐达开了一个玩笑:2022年5月31日,世界技能组织与世界技能组织成员、2022年上海世界技能组织执行局和世界技能组织中国分会(MOHRSS)一致宣布取消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
这也意味着25岁的徐达,今生将再也无法以选手身份登上梦想的赛场。年轻的徐达,因此而陷入了沉思。诸如“七年的备战值得吗?”“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学习技能”等等问题是他必须要解开的心结。
“我想起了2020年疫情暴发时,国家队教练带我和搭档去珠三角一些口罩生产企业义务支援的场景。那时,企业急需生产线调试技术人员,我和搭档辗转多家企业义务支援,但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有的企业甚至开出了5万元到10万元调试一条生产线的高价请技术组,如果我们的优秀技术工人再能多一点,企业还会有这样的难题吗?”想到这,徐达的心绪豁然开朗。
换个身份再出发
“错过世赛,纵然遗憾,但我却在七年的磨砺中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找寻到了技工梦的真谛。我觉得,我还可以做很多很多。”徐达说。
“当初从学院毕业时,我就面临着一个‘去与留’的艰难抉择,是‘优才卡’政策让我下定决心留在学院成为了一名技能教师,这就是我现在要去做的事。”收拾好思绪的徐达,决定以“师”的身份重新出发。
十月初的东莞,依然是那个枯燥的训练场;依然是那套一气呵成的读图、装配、编程、运行操作;国庆节里的徐达没有闲着,只是,如今他的身边多了几名比他更加年轻的面孔。徐达说,他的梦依然还在东莞延续着。
(来源:东莞+记者 王子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