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万次的敲打,换来一根牛肉面的爽弹;也能让干枯的荔枝木发挥余热,成就一只烧鹅的精彩;更能造出“阳光”与“北风”,让腊味享受发酵的乐趣,将深海之味落于碗筷之间,一半山川湖海,一半烟火人间……这就是东莞人的金秋好风味……
10月8日晚,央视科教频道《味道》播出了《味之道·金秋好风味》东莞篇,节目组通过探寻东莞秋日的味道,向世人展示了东莞的美食,让观众深度体验了一次莞邑美食beplay官网app 。
东莞把深海之味落于碗筷之间
面朝南海、层峦叠嶂,鱼虾贝蟹自古聚集于咸淡水交汇的虎门。节目组首先来到了中国近代史开篇地——虎门镇,跟着新湾渔民何大叔夫妇一起出海打鱼,展现勤劳的新湾渔民如何捕捞东莞美味的食材。
“姜是螃蟹的好搭档,既能去腥还能中和螃蟹冷寒的特性,蟹肉倒入砂锅后,用花生油煸香焖至15分钟后加入蚝油入味,打一个鸡蛋,让一面随意的粘在螃蟹壳上,来增加味蕾的乐趣。出锅前再加入料酒燃起的火焰,再次激发螃蟹的鲜甜燃爆味蕾……”节目通过深度体验砂锅蟹煲这道虎门特色美味,让人口水直流,更是体现出东莞美食从选材到烹饪整个过程的新鲜、精细和美味。
节目还聚焦“红脆米鱼肉胶”这道东莞美食,展示了东莞人如何将红曲粉与面粉混合炸出红脆米,在金秋时节也能过足荔枝瘾的秘密。还有来自东莞的制作者林大哥在鱼丸上捅出一个小洞,藏进一块麻辣味的鸡汤冻,磨平洞口,裹上红脆米轻轻揉搓,“荔枝鱼丸”就成为东莞人金秋餐桌上抢眼的明星,经过煎炸后最终一道让人垂涎欲滴红脆米鱼肉胶就成功了。
砂锅蟹煲、焗蟹饼、广式酸汤浸鱼片、红脆米鱼肉胶……一道道东莞美食从获取食材到烹调美味,东莞人用传统地道的方式诠释着金秋时节的质鲜味道。
荔枝柴烧鹅等美食散发东莞田野香气
告别海洋,节目组第二站走进东莞田间,来到了大岭山镇,体验荔枝柴烧鹅。荔枝柴烧鹅是大岭山镇最负盛名的佳肴,是大岭山镇的美食名片,是当地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
为何要用荔枝柴来烧鹅,又如何制作一只皮酥肉嫩,果香浓郁的大岭山荔枝柴烧鹅?
“白醋、红醋和麦芽糖熬制的脆皮水,带走鹅皮中多余水分,带来淡淡的焦糖气味,坚硬耐烧的荔枝木,让烧鹅色泽更加明亮油润。”节目中出现的修剪树木剩下的荔枝柴、80天左右的黑鬃鹅、鹅肚子里倒入的料汁、特制的脆皮水、乡村版烤鹅神器,还有一道道复杂的工序,折射出东莞人的美食beplay官网app 。
在横沥镇,节目组通过跟着牛经纪来到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横沥牛行选牛、跟着牛美食制作者叶大哥体验卤牛杂、横沥牛肉“面”等美味的制作。这道千锤百炼的牛肉“面”是叶大哥金秋家宴里的招牌菜,又软又容易咀嚼,适合老人和孩子吃,亲朋好友的聚会餐桌必须有。
体现东莞曾经深厚农耕beplay官网app 的横沥牛行,独具特色的牛杂,烤牛腿更是让丰收的仪式感满满。
腊味飘出东莞丰收的金秋味道
秋风起,食辣味!辣味不仅是东莞人金秋餐桌的重量级嘉宾,也是走亲访友的必备手信。在中国人食用腊味的舞台上,广式腊肠举足轻重。
如今东莞的腊味制作已经现代化,节目特别展示了腊味制作者钟大叔的传统东莞腊味做法。
选肉要选猪的后腿肌肉,上面的瘦肉质地细腻结实,是它制作腊肠的首选。竹板与猪小肠肠壁摩擦,留下又薄又透的肠衣。腊肠里灌的肉馅更是严谨对待,瘦肉中不能有一点肥,肥肉中不能有一点瘦,只有这样才能让腊肠口感分明。豉油增鲜、白酒驱腥、细针扎洞——东莞腊肠在广式腊肠中自成一派。
稻草分段、麻绳悬挂,一整条腊肠变成了一串可爱的“小鞭炮”。而成千上万根红艳艳的腊肠悬挂在城市的楼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呼应着山海丰收的红火。
清水煮腊肠、煲仔饭、腊肠蒸草鱼……观众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东莞美食散发出来的金秋味道。(图片来源:视频截图,部分东莞发布)
(来源:东莞+记者 范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