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城春色。行到楼宇街巷,有文明风暖。近日,在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中,东莞在广东省7个地级“全国文明城市”中排名第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获佳绩。
这个成绩,是你我的荣光,也是你我的付出。
在东莞从严从紧从实抓好疫情防控,扎实有力抓好“双统筹”的当下,这份荣誉是千万人口守护家园的动人故事。
在疫情阻击战中,文明就是战斗力。
闻令而动,人民至上。医护人员披挂上阵,党员志愿者逆行出战,爱心人士捐赠物资,千万市民主动配合,各行各业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守望相助。一座城市一条心战疫,将“文明温度”延伸到基层社区的“神经末梢”,共筑东莞“双胜利”的坚强保障。
3月18日,台科花园小区住户、来自台湾的崔金珂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展现出志愿者工作的许多感人瞬间,获得许多小区居民和网友的点赞。“作为这里的住户,想为大家作点贡献。”朴素的一句话,也是无数走上抗疫一线的市民的心声。
樟木头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向社卫中心采样组赠送一幅幅手作字画,表达着对抗疫一线叔叔阿姨们的敬意和感谢,医务人员直言暖心。
疫情之下,谁也不容易。对于百姓的难,东莞政府部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在行动中。及时公开权威信息,做好封控区、管控区等“三区”供应服务,保障“菜篮子”“米袋子”;医护力量迅速到位,核酸检测点越来越多,满足居民工作生活需求;12345等各类服务热线昼夜不停,让市民有呼必有应,心里更有底。
3月13日,本是支援大朗抗疫一线的寮步医院的护士陈秀娟与结婚的大喜日子,回不了家的她突发奇想,跟老公沟通好之后,举行了一场说办就办的“云婚礼”。
全民战疫中,文明可以是一件被汗水浸湿的防护服,可以是一场身穿医护服的“云婚礼”,可以是一张请“大白”喝水果茶的订单,可以是为留校孩子开设的“一人课堂”,可以是接地气的方言防疫劝导队。
大朗中学初中部为留校学生开设“一人课堂”,帮他们度过困难时期。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疫情当下,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战斗力,更是东莞的温暖底色。
在志愿服务的事业中,文明就是向心力。
他是无惧风雨的交警,也是为他人遮挡风雨的暖男。在一次热心帮助之后,谢东阳创办了东莞市风信子公益服务中心,凝聚了一群立志帮扶服务脑瘫孩子的爱心人士。四季不断的公益服务,使89户家庭95名脑瘫人士获得了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探索出一套关爱脑瘫孩子的专业服务体系。
风信子只是东莞“志愿之城”的其中一抹花色。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东莞共有注册志愿者超138万人,累计向社会提供4484.73万小时服务,志愿服务组织和团体8970个,他们响应号召、各尽所能,汇聚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携手共建美好生活的强大合力。
走上战疫前线,走进残疾人群,走入社区治理,走进千家万户,2021年,东莞的志愿者一直在行动,东莞“志愿之城”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书写下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红马甲、蓝马甲、绿马甲,街头巷尾之中,志愿者的缤纷色彩照进东莞市民心中,以文明之光提亮了一城春色。
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路上,文明就是行动力。
中堂镇横涌村,外来务工人员韩玉花通过文明积分让孩子读上了公办学校,她也成了一名志愿者;麻涌镇大步村,“外来媳妇”何女士通过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渐渐融入了当地,有了家的感觉;横沥镇半仙山村,在志愿者的帮助下,67岁的朱美红奶奶和老伴圆了拍潮流婚纱照的梦,还养成了和年轻人喝下午茶的新习惯……
如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已融入东莞人的生活。居民的良好素质,人与人的和谐联结,正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美好注脚。
数据统计,东莞现已建成镇街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3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319个、文明实践点超1000个,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900多支,百万志愿服务力量深入到每个角落。
“文明积分进万家”全民行动、“益苗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投”“民生大莞家”“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系列平台、“河莞家”志愿者河长行动、传承曲艺beplay官网app 送戏下乡……群众愿意来、人人可享受,文明如点滴春雨,化作这座城的时代新风。
今年,东莞将立足“双万”新起点,通过开展乡村文明润化行动、公共文明强化行动、营商文明优化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营造“我与东莞共成长”浓厚氛围,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实现全市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明城市建设品牌,确保东莞市以优异成绩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来源:南方日报记者 陈琬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