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开始,针对珠三角地区,广东特别要求把城中村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范围。“城中村”首次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这在全国大部分省区是为罕见,这既是珠三角创新之举,更是现实发展所需。
作为“双万城市”的东莞,城乡高度融合,人居环境的提升不仅要看乡村,更要看城中村。然而城中村人口密集、常常是“脏乱差”的代表词。近日,南方+记者走访东莞南城街道三元里社区,看看这个beplay2体育官网 的城中村如何啃下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硬骨头。

优设施:投2000万建一批民生工程
“以前客户过来找不到停车位,现在有了立体停车场,停车方便多了!”扎根三元里社区9年的某公司负责人黄云辉介绍道。
“外来人”黄云辉将公司地点设在了三元里,并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社区的环境卫生真的没得说,每次客户过来都表现出了艳羡之情。娱乐等休闲设施也很齐全,公司楼下就是公园,公园有篮球场,我们公司员工经常会下楼打篮球。”

三生有幸,元里有你。正如三元里社区的宣传语描绘的那样,几千名如黄云辉一样的新莞人在三元里找到了归属感。这一切都离不开三元里社区近年来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三元里社区毗近城市中心区,距南城街道办约1.8公里,商贸集中,交通便利,南靠四环路,西靠莞太路,东北面与亨美社区毗邻,面积约为0.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41人,外来暂住人员约2378人,总户数390户。
位于市中心、人口稠密,面积仅为0.16平方公里的袖珍社区,却投入了“大手笔”整治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三元里党总支部委员张健成介绍,近两年来,三元里社区结合实际统筹安排预算,加大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资金保障力度,在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共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建设有老人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三元里社区公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公共安全中心、2个立体车库、4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等民生工程项目。

强管理:健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行走在三元里社区,一条金融路将旧村和新村分割开来。“干净”“整洁”是来访者对三元里社区的第一印象,无论是旧村中的小巷,还是新村中的大道,都很难见到一片垃圾。
“我们是一条城中村,人多地少、人口密集,缺乏土地和生态环境改造的资源,只能在干净整洁上下功夫。”张健成表示,今年,东莞提出在全市范围内从六个方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工作,其实,三元里社区其中有一项不用实施外,其他5项已经基本整治完毕。
一时的干净整洁容易,长久的干净整洁很难。三元里社区致力于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机制。“截至目前,我们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攻坚行动已经动起来了,已成立了三元里社区人居环境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张建标担任组长),还专门成立由社区干部担任的‘路长制、巷长制、园长制’,并建立社区卫生管理工作群,建立健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和完善保洁制度体系,做好常态化管理。”张健成说。

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方面,三元里社区做好了啃“硬骨头”的准备。在三元里的旧村内,年代久远的危旧泥砖房依旧可见。据张健成介绍,因三元里片区控建20多年了,村内还有10多间危旧泥砖房还没得到彻底的改造,每到雨季和台风天都是一个隐患。“今年我们会继续一家一家地谈,争取早日啃下‘硬骨头’。”
除了力争解决难题外,2022年,三元里社区还打算利用有限资源,将村口、村内的3处边角地改造3处特色景观,并对社区内几条主要破旧水泥道路升级为沥青路,规范交通标线和停车位划线,提高人车出行安全。

车位充足的立体停车场、车辆摆放整齐的电动车充电站、设施配备齐全的公园、干净整洁的街道……在三元里社区,宜居的环境让商业更兴旺。而在遍布城中村的南城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的号角也已吹响。
南城街道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南城街道为今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定了时间表。其中,2022年1月至2月为摸底排查,大力开展对垃圾清理和收运不及时、日常保洁不到位、着重排查整改“脏乱差”现象,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突出短板;3月至6月为深化整治,在持续开展整治的同时,着重加快构建覆盖全域、贯通全程的工作制度,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体系建设;7月至10月为巩固成果,着重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加快推进“四小园”“农村人居环境微实事”“特色精品村创建”“千村碧塘”等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特色风貌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11月至12月为检查评比,对攻坚行动开展全面大检查,达到“村村达标”“村村过关”目标。
(来源:南方+记者 施美 通讯员 廖凌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