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顽疾之深、为害之烈,常在于扭曲价值观念、污染社会生态。治理潜规则,最需要拒绝麻木和放任,唤起勇气和担当;最关键在于树立法治思维,让依法办事成为习惯 日前,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择校禁令”,要求清理以权入学的“条子生”、治理名目繁多的择校费。向入学潜规则开刀的新禁令,一时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 “不能对有权的点头哈腰,对有钱的眉开眼笑,优质资源不能被权、钱所占据。”一位大学教授痛陈择校问题,也道出了人们对潜规则现象的普遍心声。不只是孩子上学,从审批中的“意思”、采购中的回扣,到单位用人的“萝卜招聘”、土地交易的暗箱操作,各种潜规则就像看不见的手,未必成文却有约束力,心照不宣而有传染性,已成社会公害。关系网难碰、人情债难还、“私”字底下难有公平,想必很多人都深有感触。不久前,中央领导同志谈及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提出“向旧习惯说不,向潜规则叫板”,正是向这些痛点问题宣战,引起了人们强烈共鸣。 潜规则为何能大行其道?制度漏洞的空子、政策执行的走样、信息封闭的“黑箱”,都是其滋生的土壤。潜规则面前,一些人心理上纠结、行为上分裂。声讨公款吃喝,酒杯一端又来个“下不为例”;痛骂“走后门”,自己有事又忙着找关系;害怕“伸手被捉”,又挡不住“不收钱会成为异类”的受贿逻辑。这样的首鼠两端,正助推了坏习惯的养成、坏风气的流布。 潜规则顽疾之深、为害之烈,常在于扭曲价值观念、污染社会生态。“明知它不好,但也跟着走”的盲从心理,以权谋私、权力通吃的特权思想,“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心态”,让不少人对潜规则见怪不怪、安之若素,甚至甘之如饴、趋之若鹜,“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一个人为他物所掌握,像奴隶般地被牵着走。潜规则就是这样一个“他物”。 由此反思,敢于向潜规则宣战,最需要拒绝麻木和放任,唤起勇气和担当。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面对各种歪风邪气,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还是做八面玲珑的老好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考验。上面松一寸,下面散一尺。领导为一人提拔打招呼,就会招来一批跑官者;职能部门舍不得“割自己的肉”,办事人员就改不了吃拿卡要的积习。作风建设越是深入,就越面临潜规则的挑战。不从观念上正本清源,不从习惯上除旧纠偏,就很难防止反弹回潮。 换个角度看,从八项规定到各项禁令,大力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何尝不是针对潜规则不断亮剑?过节迎来送往、接待竞相攀比、消费挥霍无度、婚娶大收礼金,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陋规,在“从领导做起”的整治中,在铁规重拳的打击下,不也日渐委顿,从而迎来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人人都站出来负起责任,对潜规则敢于动真格、实行零容忍,就会使歪风邪气没有市场。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说不”“叫板”的正义之声,更应体现在“从严笃实”的不懈努力中。每一顿简朴的公务餐,每一张“不找熟人也能顺利办好”的证件,每一次“与爸爸无关”的就业,都是无声的价值宣示,让社会增添“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心。 《明史杂俎》里提出一个问题:天下何人最快活?最令人信服的回答,是“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为潜规则所苦所累,说到根上,不正是因为有法不依、有禁不止么?权大于法、钱贵于法、情重于法的错误导向之下,必然是关系学、钻营术、小圈子盛行,谁也不堪重负。所以,治理潜规则的决胜之道,正在于树立法治思维,让依法办事成为习惯,在制度轨道上推进治理现代化。“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只有这样,才有个人的惬意、社会的活力。(詹勇)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在问题中“发现未来”
已是最后一篇
- 在问题中“发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