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节,余庆各地群众纷纷来到烈士陵园和墓地,用献花代替传统的纸钱、鞭炮等,用一种文明的祭扫方式,表达对先烈和亲人的无限哀思,倡导文明新风尚。
在清明节期间,余庆县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大文明祭扫的宣传,传递文明新风。通过网上祭英烈、献花、鞠躬、留言等形式,网下开展“重走长征路”、“到烈士陵园扫墓”、“红色经典诵读、红歌大家唱”多项主题实践活动,表达对先烈的无限哀思,加强对未成年人和干部职工的革命传统教育。

图为市民在鲜花店购买菊花去扫墓

图为位于余庆烈士陵园的文明祭扫标语

图为市民在余庆烈士陵园碑前鞠躬

图为市民为烈士献上鲜花表达哀思
图为市民用鲜花给亲人扫墓在各大花店,记者向卖花的老板询问鲜花的售卖情况,位于县城兴隆路花店的老板说:“马上到清明节了,店里菊花卖得比较好,人们都喜欢买花去扫墓,一支菊花的售价在10元左右,有的一次就买好几支。”刚好遇见前去买花的市民小黄,她告诉记者:“买花去扫墓,既方便带,又不污染环境,也能很好的表达对亲人的哀思。”为了满足更多市民的需求,花店还有菊花编织的花篮,售价在50元左右。“有的喜欢买花篮,有的就买几支菊花,多数买去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花店老板说。
为进一步了解余庆人对文明祭扫传统美德的传承,记者来到余庆烈士陵园,到处都张贴着“倡导文明祭扫,严防森林火灾“标语。在入口处,遇见前去扫墓的几位市民,他们手里纷纷拿着黄色菊花,缓缓的来到烈士陵园面前,深深的向长眠地下的烈士鞠躬,并为烈士纪念碑献上鲜花。“每年的清明节,单位都要组织大家来为扫墓,给烈士送花圈,聆听烈士们的事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今年,我和几个同事一起,改变传统的祭扫方式,用鲜花代替花圈,给烈士献上菊花,不仅表达了对先烈的无限哀思,而且很环保,真正做到文明祭扫。”余庆县副主任刘正东说。
在烈士陵园管理所,负责人刘开伦介绍,每年一到清明节前后,各单位和市民纷纷来到烈士陵园给烈士扫墓,以前基本都是献花圈、在私人墓地烧香、烧纸,挂青。今年来扫墓的人中,20%的人选择用献花代替花圈祭奠先烈。在私人墓地,很多市民也改变过去的燃放鞭炮、焚烧纸钱等形式,选择买花篮和鲜花祭祖。这种方式比较好,避免了环境污染,又能减少森林防火的安全隐患。
“以往给亲人的坟头挂清,都是烧香、烧纸、放火炮,今天我买了黄菊花给我家外公挂清,既方便又环保,又安全,以后都这样做。”余庆县干部吕娅蕴告诉记者。
(余庆县文明办 陈应娥)
网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