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新时代的恢弘气象
范迪安
1942年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版画家胡一川在日记中写道:“毛主席的讲话让我们的思想豁然开朗,许多问题都明确起来了,要提高艺术水平,首先要到人民中去”“我下了决心要真正深入到下层的群众中去体验生活,向群众学习”。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文艺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为人民服务成为文艺工作者思想上新的方向,创作上新的动力。以美术为例,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以鲁艺美术系师生为代表的美术创作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一是走向抗日前线,描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塑造革命英雄。1944年,版画家彦涵听到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后,挑灯夜战,创作了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使英雄壮举广为传颂。二是深入陕北抗日根据地的生活,表现新的社会风尚。《减租会》《结婚登记》《改造二流子》《豆选》等作品描绘根据地的民主政治生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风貌,充满生活气息,陕北老乡看了后说画的就是自己的事。徐悲鸿在文章中写道:“新中国的美术,必将以陕北解放区为起点。”三是在艺术形式语言上积极探索民族民间风格,从陕北民间年画造型中汲取营养,展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传承延安文艺优秀传统,中国美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更加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油画《开国大典》等一大批革命历史画、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和国徽、政协会徽等重大设计,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优秀美术作品,都以反映人民共同心声和思想情感而成为美术经典。一代又一代的美术工作者自觉投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新时代中国文艺把航定向,在文艺的人民性上作出富有时代内涵的论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人民是文艺之母”,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新时代以来,广大美术工作者以大量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反映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描绘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伟业。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城市建设、乡村振兴、航天高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情景和故事都化为感人的艺术形象。矗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的五座大型雕塑,以人民形象为主体,雕刻的270多个人物是各个历史时期、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代表,构成一部具体、生动、可感的奋斗史诗。
坚持人民立场、到人民中去、倾听人民的心声,就能获得心灵的感动,涌发艺术表达的激情,就有信心以大美之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传世之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文艺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