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发城第一小学王春珍:扎根山村执教21年

海阳发城第一小学王春珍和孩子们

烟台文明网9月10日讯 王春珍,是烟台海阳市发城镇第一小学二级教师。自1993年至今,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和班主任工作。她扎根山村小学执教21年,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热爱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任教21年目标责任制考核16年优秀,师德考核21年均为优秀。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1996年9月被评为海阳市教学能手;1998年9月被评为“海阳市优秀班主任”;2002年9月被评为海阳市师德标兵;2004年、2009年、2010年均被评为海阳市优秀教师。
以身作则,无私忘我,做学生成长的奠基石
  20多年来,王春珍每天早上总是早早到教室,把门窗打开,等候学生的到来。冬天下雪的时候,她到校更早,她总是匆匆洗漱后,饭也不吃一口,就带着扫帚向学校奔去。等到学生到校的时候,总有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在孩子们的脚下延伸,孩子们称那是“爱心路”。
  在生活上,王春珍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学生生病、受伤,她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精心护理和及时送去就医。记得那次带领学生挖药材,一个学生脚受伤了,她硬是把学生从山上背到了医院里。后来许多老师都纳闷,瘦弱的她哪来的力气一口气背着比自己都高的学生走了3里多山路。20多年来,她几乎年年全勤,即使在生病住院时她也是一天也没耽误工作。2007年教师节体检时,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大约3公分,大夫劝她及时手术。可是由于担心临时更换教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于学校工作的全局安排也会造成影响,她隐瞒了家人,没有及时手术。不仅如此,她完全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病人,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就这样一拖拖了整整一年。暑假到医院一检查肌瘤已经将近7公分大小了,她被医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术后一个多月,新学期开始了,她不顾丈夫的劝阻又开始了新的工作。虽然从教室一头走到另一头都费力,讲课时即使扯着嗓子也是声如蚊蝇,她也不肯听丈夫的劝休病假。一节课下来常常是脸色苍白,浑身冒汗。没想到就这样一个病怏怏的班主任却带出了一个优秀的班级,在学习成绩以及各项活动中她班均独占鳌头。
  班主任工作虽然繁琐,可是却也享受到了别人无法享受到的世界上最纯真的爱。孩子们对她的好常常让其他老师羡慕。那年新校舍绿化她和孩子们一起去挖草,被护林人误解追赶的时候,孩子们不担心自己却说:“老师,您先跑,别让人抓住”;挖树坑时,当她面对满手的血泡流泪的时候,孩子安慰她:“老师,您别着急,我们帮你挖。”
  母亲去世后,她极度悲伤,孩子互相提醒:“老师的妈妈去世了,老师很难过,别惹老师生气。”孩子毕业时对她说:“老师,我们照一张像吧,您是我妈妈最喜欢的老师。”因为爱,所以被爱,那一张张稚嫩的贺卡、一封封感谢的书信、一条条问候的短信,都是她无私的爱的最好诠释。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16年中,她带出了10个海阳市级优秀班级,受到全校师生的高度评价。
创新实践,精心育人,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王春珍以综合实践活动和科技教育活动为抓手,在班级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2010、2011、2012、2013获海阳市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2012年开发的《麦秸粘贴画》、2013年8月开发的《袜子娃娃手工制作》获海阳市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一等奖。指导500余人次参加科技教育活动,2009、2011、2012、2013、2014年烟台市科技系列竞赛中辅导学生获烟台市级一等奖13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2011年4月指导1名学生在烟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2012年3月指导2名学生在海阳市27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012年7月在山东省第二届“七巧科技”竞赛中指导学生作品获三等奖,2014年获得“烟台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的荣誉。
  荣誉的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女儿的头上至今还留有的疤痕那是她放弃休息日带孩子辅导学生七巧板,孩子在两张拼接的桌上睡觉不小心掉下来摔的,她手上的刀伤那是在为学生自制七巧板专用尺划伤的,还有更多的无法呈现,也无法度量的付出被孩子们的成长记忆,被孩子们的心灵吸纳。
  如果说学生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石,那么教师就应是一位具有高明技艺和玲珑慧心的雕刻师。王春珍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当学生在教室里追赶一只误飞进教室里的小鸟时,她用《麻雀》一文引导学生感受爱,释放爱;当学生用放大镜照在蚂蚁身上做燃烧试验时,她让学生以《我是一只小蚂蚁》为题作文,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敬畏生命。她还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分序列分层次开展德育工作。2005、2007年执讲的德育主题班会获海阳市一等奖;2008年执讲的主题班会获海阳市优质主题班会一等奖。在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她潜心研究班级管理细节,讲究方法与策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2004年执讲的《认识自我》获山东省级公开课;2005年撰写的《如何正确面对挫折》论文获海阳市心理健康教育一等奖。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学校各项评比中总是名列前茅。所在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级,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王春珍潜心研究,勤奋学习,注重课堂实践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1994年5月获海阳市小学语文系列达标课;1995年执讲的历史《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1996年执讲的《凡卡》,2006年执讲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被评为海阳市优质课;1998年执讲的《穷人》一课被评为海阳市创新课;2006年12月执讲的《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海阳市新课程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08年7月主持课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研究》通过海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验收。 2013年7月“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优质课评选获海阳市优质课。
倾心科研,改革创新,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活水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综合性的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对教师自身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自身素养王春珍无论工作多忙始终坚持读书,学校图书室的借阅记录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的读书足迹。
  她不是单纯地读,还注意以读促思,以思促写,以写促做,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2001年11月撰写的《悔》获烟台市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2005年6月撰写的《每一朵花都美丽》获山东省首届“教育随笔”征文三等奖;2006年12月撰写的《让人性的光芒照亮生命的内涵》在“2006中国教育系统年度论文评选”获三等奖; 2009年2月撰写的论文《用爱为学生打点人生旅程的行装》获第三届全国教师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2013年撰写的论文《一定要听孩子把话说完》、《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2014年撰写的教育随笔《那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发表在全国优秀期刊《班主任》杂志上;有10余篇论文在海阳市教师征文评选中获奖;2013年4月被评为海阳市“优秀读书人物”。
  不惑之年的王老师,用坚定的教育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快乐的教育理念,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山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舞台上,在广大家长、学生心中构筑起一道永远绚丽的彩虹。在今后的教育历程中,她必将向着更高的层次快乐迈进,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从而到达教育人生的理想境界。(《胶东在线》记者 侯嘉伟 通讯员 刘冬)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投稿邮箱|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