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长岛县扼守发展“生态命门”

昨日下午,在长岛县高山岛上游玩的60多名游客过了“一把瘾”:一边跟遮天蔽日的鸥鸟嬉戏,一边不停地收拔垂钓上来的黑裙鱼。来自西安的杨先生兴致勃勃:“原以为来这里就是看看海景吃吃海鲜,没料到还能亲身体验纯自然的乐趣,长岛生态的新奇让人陶醉!”

  长岛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长王黎明告诉记者:“长岛区位和资境特殊,目前栖息着320多种鸟类、1.2万条蝮蛇,及230多种贝藻鱼类海珍品,原始形态的鸟岛、蛇岛、海豹岛等有10多个。这些珍稀的自然生态是长岛赖以生存的‘命门’,更是建设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长岛在打造生态产业体系和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上两手紧抓不放松”。“来俺家的游客一直就没断过,俺每天不光给游客做渔家小吃,还要领着游客去海里钓鱼捉蟹,游客满心欢喜不愿走,俺生意也火了”,在大黑山岛船旺村东海边,从事“渔家乐”的渔嫂高秀芳跟记者唠嗑很直爽:“现在不少渔家转产搞起‘渔家乐’,一般一年下来一户多者赚三四十万,少者也有五万六万”。

  “像高大嫂这样向游客提供休闲服务的渔户全县有700多个,游客愿意吃住在海边渔村就是冲着‘原生态’来的。”县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娄旭华介绍说,长岛在培植海洋生态产业体系上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开通海岸绿色慢行观光通道,推出生态旅行、海岛探秘等10多个特色项目,并辅助旅游服务改造提升生态渔业,通过海上垂钓、渔事体验、水产科普等旅游项目来打造生态型休闲渔业知名品牌,集中建设体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渔家风情的特色小镇和渔俗beplay官网app 度假村,年吸引250万游客进岛旅游休闲,游客人均消费和旅游直接收入等指标年攀升30%以上。

  在南长山岛西海岸旅游娱乐商务区建设现场,海中基石长满的裙带菜和海带等藻类随波悠荡。长岛县发改局局长李志松告诉记者:“这个投资100亿的项目,其实施前提是保护修复岸线生态环境。用这种要求去进行项目运作,目的就是带动全县146公里海岸线恢复原始生态风貌,打造环保低碳海岛。”他说,长岛对污染重、耗能高、用水大的项目坚决“三不上”,在海上通过海底投石、沉船改造海底地质,人工增殖藻类建设“海底森林”,在岸上拆迁南北长山环岛29万平方米破旧建筑和育保苗场,去污还沙改造岸线12万平方米,同时在陆上实施绿化美化、屋檐和硬化路面接水等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60%,雨水涵养利用率达到85%。

  放眼大钦岛南海湾,黛绿的岛屿宛如水墨画倒映在幽蓝水面,一排满载新收海带的舢舟被一艘机轮船拖着匆匆划过,引来鸥鸟阵阵飞舞啼鸣。“呵护住了优良生态,就拥有了发展的底气!”该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孙海林说出一串数字:长岛建成4个国家级海洋类保护区、6个生态型4A级景区、3处良种繁育中心与10万亩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形成海区改造、种质保护、良种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和生物研发“六位一体”产业化的生态渔业体系,也靠打生态旅游牌赢得了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和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游客市场。

记者 牟涛 通讯员 石其鹏 李琨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投稿邮箱|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