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一路记者踩点市直部门:
首个工作日 签起责任状
出入境服务大厅笑迎市民
上班第一天,记者踩点市公路局、经信委、规划局、港航局发现,各部门都在上班第一天淡化了节日气氛,不走访不拜年,而是走现场、找问题,有的还签起了《责任状》,用一天的时间来运筹一年的工作,实实在在为百姓办“民生”。
市公路局———11个重点公路项目年内通车
上午8:30,记者踩着上班点儿来到市公路局机关大楼,没有热闹的贺年声,只有各个科室内隐隐约约的键盘敲击声。推开政工科的房门,科长宋成江正在电脑前忙着草拟一份《通知》:“节后第一天,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不允许互相走访、拜年。第一个周,每位职工都要结合工作实际,拿出新一年的书面工作思路和打算,打好开局第一战。”
比起机关大楼的井然秩序,大楼后面会议中心内的气氛却异常热烈,局领导班子成员正聚在一起,讨论着2013年的公路工程建设大局。“根据初步研究,今年全市共计实施公路重点项目14个,计划完成投资16.2亿元,其中有11个项目年内要建成通车。”讨论过程中,市公路局长王永杰还明确了几大重点项目,如龙口港区疏港高速公路、轸大路、长春湖大桥改造及黄务立交改造等项目的时间节点要求,“参建单位要倒排工期、倒逼责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争取今年年内完工通车。”
市经信委———确保首季工业“开门红”
9点,在市经信委办公楼,走廊里步履匆匆,几个主要科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经济运行办公室主任孙嗣文告诉记者,从早上8点上班开始,大家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对春节期间全市的节日生产情况进行摸底,对节后企业开复工情况进行调度,对明天全市的对外开放暨工业经济会议进行筹备。”
为确保一季度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开门红”,市经信委印发了《关于认真抓好春节期间工业生产运行工作的通知》,从调度情况看,全市共有256户企业坚持了节日生产,初三至初六上午,已有1280户企业陆续复工,生产职工达33万多人,同比增长10%。
春节后,全市工业系统淡化节日气氛,迅速恢复生产,放假的部分企业从初三开始陆续上班。根据对全市工业企业节后复工情况的调度。截至初七上午,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已有2605户企业开工生产,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1%,上班职工总数达82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数的89.2%。
市规划局———推行重点项目规划“专办员”
9:30,记者走进市规划局,走廊里空无一人,此时,一名工作人员从会议室内走出,他告诉记者,局领导班子成员正在召开全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让记者到办公室等候。
在记者要求下,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入会议室内,刚落座,就听到一名负责人发言说,要加快推进市区重点工程的规划编制和服务工作。“新一年要全力做好135个一季度开工项目的规划服务工作,同时,还要抓好所有城建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和批后管理,推行重点项目规划‘专办员’、全程动态跟进、督查调度、上门办公和责任追究‘五项制度’,实行‘定人、定责、定时’三定跟踪服务,推动项目早日开工。”
会上,各负责人还敲定,将分别带领相关部门就2013年城建重点项目、为民服务实事进行现场办公和上门服务,并确定在3月底前完成所有报批的重点项目的规划审批。
市港航局———4份责任状成为新年“第一礼”
在市港航局,一上班,全体机关干部就收到新年“第一礼”:8个科室和3个单位的负责人签订了《2013年工作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风廉政责任书》,所有机关工作人员签订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承诺书》。“签了字,就如同‘画了押’。新年实际工作中,就要以承诺的内容作为准绳,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在每一份责任书上一一签字的办公室主任李岩说。记者看到,《承诺书》要求所有机关工作人员主动承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条措施”和我市相关规定,从精简会议和各类活动,严控公务接待和公车使用,降低办公成本等方面入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而另外三份责任书则是对全年工作的分解和落实,涉及港航生产建设、全年事故控制、党风建设等多个层面的具体问题。
二路记者慕溯、韩杰探营窗口单位———
窗外鞭炮响“窗口”服务忙
昨天是蛇年上班第一天,YMG记者到各窗口单位探营发现,尽管刚从春节长假出来,但工作人员一上岗,就能立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节后工作中。
市运管服务大厅:向业户发放征求意见书
“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昨日上午9点,在市运管服务大厅,记者刚进门,一名工作人员主动上前引导。在15个窗口,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处理违章、整理档案、受理各项业务。一位正在办理货运年审的姜先生告诉记者:“上班第一天,我的业务不到五分钟就办完了,很快很便捷。”
市运管处服务大厅主任孙斌告诉记者,运管服务大厅每天平均办理业务300件左右,新年伊始,运管服务大厅还面向业户发放了征求意见书,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对工作人员提出意见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