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昨日上午,牟平杨子荣纪念馆正式开馆,该馆由纪念馆、纪念广场、追思大道和纪念林、纪念碑林5个部分组成。杨子荣的故土———牟平区嵎峡河同时也被评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这意味着清明时节,市民又多了一个重温历史、缅怀先烈的阵地。
英雄子孙,子承父业也当兵
昨日上午,杨子荣纪念馆第一次迎来了上千人规模的参观者,学生、退休老人、附近村民、部队官兵……怀揣着敬畏与缅怀之心的市民,被一件件战斗武器、一幅幅老照片所震撼。
这其中有一名特殊的“观众”,他就是杨子荣的儿子杨克武。“我前天就迫不及待地来过一次了。”杨克武说,自己5岁就过继给杨子荣,父亲当兵走的时候,自己很小,所以对父亲印象并不深。
虽然如此,但这位被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英雄,对后代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对于杨子荣的生平事迹,杨克武如数家珍。而在英雄父亲的影响下,杨克武也在1968年时光荣入伍,当了两年的后勤兵。“儿子也在部队呆了13年。”杨克武提高声音,自豪地说。
打造爱国教育“红色品牌”
纪念馆内,杨子荣的生平事迹,按照关内关外、参军渡海、林海剿匪、雪原捐躯、身世昭然等几个时间节点一一展开。一名战士盯着展柜里的武器装备出了神,他告诉记者,作为现代军人,尖刀、冲锋号、手枪皮套,这些老物件还真是挺稀罕的。“这个雪橇一样的木板肯定是当年实战中摸索出来的武器。”这位战士佩服地说。
一棵老槐树下,坐落着一户人家,残垣绝壁前,三名战士表情坚毅,手持武器,准备迎接墙外不断逼近的敌人。“跟真的一样!”嵎峡河村的村民看完大呼,还将信将疑地走上前去确认槐树是真是假。“以前村子里的建筑就是这样。”一位村民说。
杨子荣纪念馆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一组组超现实主义的雕塑,不但形象逼真,还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以前爷爷也跟我讲过杨子荣的故事,但都只是耳闻,现在看了,整个场景都清晰地展现出来了,很震撼。”中学生赵子玉跟同学一起讨论着杨子荣的生平,俨然一位专家。
牟平区委书记王中表示,杨子荣纪念馆被授予了“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的称号,必将成为传承英雄精神的红色课堂,打造成爱国教育的“红色品牌。记者 曲妍妮通讯员 张海庭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