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的婚丧喜宴都按规操办,不仅彩礼、婚丧费用下降,人情负担也减轻了,盲目攀比风气减弱,邻里关系更和睦。”近日,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镇纪委工作人员在龙塘村走访时,该村群众老李说出了近期发生在龙塘村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
近几年,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红白事逐渐淡出龙塘村大众的视线,简约大方的红白事越来越受群众欢迎,这一切,得益于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龙塘村红白理事会由村里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村民代表组成,负责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开刀”,狠刹铺张浪费之风,推进乡村文明,着力营造文明、和谐、简约、节俭、健康新风尚。
“我们龙塘村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将婚丧礼俗改革融入乡风文明建设,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把文明新风尚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群众心里,全力营造婚丧节俭、乡风文明清朗的氛围。”龙塘村党总支书记说。
江城县纪委监委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净化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的破题点,纠树并举下大力气整治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借机敛财、互相攀比等歪风陋习,将推进移风易俗作为纠治“四风”的“小切口”,聚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重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党员干部带头纠治歪风陋习,以点带面成风化俗,以“文明新风”涵养“清廉之风”。
同时,江城县纪委监委最大限度发挥纪检监督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效能,推动实行由村“两委”主导、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主导+监督”模式,将移风易俗“软任务”转化为“硬措施”。形成部门齐抓共管、村(社区)具体实施的联动工作机制,多方同向发力,共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红白事中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沉疴痼疾,以强有力的监督为移风易俗工作保障护航。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身边的人。”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发挥好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党员干部这一重点群体,对婚丧喜庆事宜酒席桌数、人数、餐饮档次等进行了规范,强调要严格落实“事前报告、事中监督,事后反馈”要求。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充分挖掘廉洁beplay官网app 资源,将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崇廉尚德等内容融入其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提升廉洁beplay官网app 的渗透力和传播度,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感悟勤俭节约、崇德尚廉的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移风易俗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江城县纪委监委将立足职能职责,进一步加强正面引导和反面约束,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