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沧市>> 临沧道德模范丨杨丽:巾帼新农人 诚信“她”力量
【字号:
【打印】

临沧道德模范丨杨丽:巾帼新农人 诚信“她”力量

2024-01-24 来源:临翔区文明办
  返乡创业的80后杨丽,把临翔的农特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立志为临翔农特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
  咪多啰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养殖、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成立3年来,向国家依法纳税230多万元。靠着诚信经营,公司目前拥有知识产权17项,获得了第六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海)金奖,2023年6月获评国家级质量·服务·信誉AAA企业。
  公司成立之初,杨丽就决定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在临沧市临翔区南美乡多依村探索建立了10亩的火腿晾晒场。如何让农户跟着自己走,按自己的要求种(养)出合格的农产品。杨丽想了许多办法,最后她想通过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种养技术、统一回收价格“三个统一”来保证原料的品质。但事与愿违,养猪的农户出现了猪仔还没养大就不愿再养的情况;种植核桃的农户不按标准收购,交付的核桃果仁是黑的。杨丽本可以按合同拒收,但为了农户利益,没养大的猪,杨丽接手继续养,黑仁核桃收上来后统一销毁。其他农户看到尽管有损失,杨丽依然兑现了承诺,对她和她的企业更加信任了。无论多么艰难,杨丽依然保证产品质量,她的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基地、产品、市场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农户、消费者共赢共富。
  不仅如此,她还看到“拇指玉米”的发展前景,于是通过引进优质玉米种子,在临翔区蚂蚁堆乡推广种植甜脆玉米、甜糯玉米、“拇指玉米”等玉米品种。同样,也有部分种植户没有按期售卖玉米,等到玉米过度成熟才进行售卖。面对这种情况,杨丽也想过按合同拒收,可她看到一脸焦急的种植户,还是按合同收购了玉米,并让群众知道无法进行包装外销的玉米只能喂家禽,进而明白产品质量和标准的重要性。有人问她这么做亏不亏,她笑着说:“当然亏了,可是农户就靠这些农产品讨生活,他们不懂市场,不懂营销,如果我不收他们的产品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我收了,虽然公司会有损失,但是农户会更信任我。”
  从最初的做火腿、腊肠到如今成为拥有“咪多啰”“佤乡源”两个绿色食品品牌的本土企业,杨丽表示,诚信经营让她越做越大。一个是做产品,注重品质,以品质赢市场;一个是建基地,与农户建立信任,做好原料的把控,用优质的原料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在做好自己产品的同时,杨丽还把家乡优质的茶叶、核桃、坚果、蜂蜜等农产品外销到昆明、上海等地。真正实现了她把家乡优质农产品带出大山的愿望。目前,公司已经从电商街一间70平方米的小店,搬迁到2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2022年实现年销售额6000余万元。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2020年开始,杨丽共带动帮扶临翔区5个乡(镇)、14个行政村、1761户农户、32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13500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80个,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700余人就业问题,间接带动关联产业配套辅助人员3000人次以上。她热心公益,先后向临翔区南美乡中心学校捐赠文具体育用品和校服699套;向南美乡坡脚村幼儿园、圈内乡昔木完小捐赠课桌椅;资助南美乡贫困户大学生圆梦人生理想。
  在“新农人”这个身份上,杨丽又担起了更多的责任。问她未来的路怎么走,她回答“诚信为本,脚踏实地!”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