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市>> 安宁:绿水青山绽笑颜
【字号:
【打印】

安宁:绿水青山绽笑颜

2023-03-07 来源:安宁市融媒体中心
  “旧矿山”脱下了满目疮痍的旧外衣,螳川水面映照出了繁华的连然街。
  蓝天白云、水清岸绿,已成为螳川大地随处可见、俯拾皆是的自然图景。
  十年来,安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污染防治按下“快捷键”,绿色发展步入“快车道”,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群众尽享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
满目疮痍“旧矿山” 变绿水青山“青翠地”
  绿水青山、青葱翠绿是现在县街街道耳目村给人们的印象。很难想象这里之前曾经是地表裸露、黄土漫天的开矿区。
  耳目村距安宁主城区10余公里,辖区内群山连绵,森林茂密,磷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二十余家有资质的大型矿业企业在耳目村开设矿场,开采导致山林损毁、矿坑沉陷,城市的脊背上“伤痕累累”。
  是继续粗放的“靠山吃山”,还是另谋出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难以实现长久的发展,还林于山、还绿于民,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安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与全市矿山企业签订责任状,对各在建矿山企业量化生态修复目标,督促矿山企业对矿山进行生态恢复治理,让矿区重新“绿”起来。
  有了新目标,脚步也要动起来。安宁市根据县街辖区内矿山地质地貌条件,实行分片分类规划布局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按照“宜耕、宜建、宜林、宜游”等适宜性规则,探索合适的绿化措施,对矿山进行科学合理的绿化区域划分,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绿化措施,分片种植农作物及观赏性樱花、滇朴、石楠等树种,为土地移交村组后的后续发展做准备。
  “以前村子里灰尘漫天,家里的窗帘上,村里的树叶上都覆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自从开始矿山修护之后,家里的灰尘少了,树木也不再灰蒙蒙的,透出了青翠的绿色。”耳目村村民党大姐高兴地说。
  2018年至今,安宁总计关停矿山23座,完成城市近山面山低质林提升改造329亩、矿山生态修复3765亩、林业生态建设11.54亩,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县街街道耳目村鸡蛋山采区已基本完成恢复治理,覆土回填采空区共计约350万方,累计恢复治理约480亩。恢复治理区种植樱花、梨树、桃树等2万余棵,石楠、紫柳、常春藤等20余万株,植树恢复治理200亩,播撒草籽复绿200亩。
  一块块矿山开采遗留下的生态“疮疤”正在被修复,曾经的“开山人”正成为“养山人”,城市的脊背上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污水治理 “治”出幸福生活
  在安宁这片厚土上,螳螂川河流穿城而过,河道两旁,连然街上车水马龙。夜晚的螳螂川,点点灯光映入水面,河道里是奔腾而去的滇池水,河岸上人们的欢声笑语随着他们的脚步飘向远方。
  “以前的螳螂川,水黑黢黢的,垃圾漂浮在水面上,时不时散发出恶臭,别说绕河散步了,人们路过的时候都要加快脚步赶紧走过呢。”在安宁生活了30年的张爷爷回忆说。
  多年前的臭水沟,如今已鱼翔浅底、水鸟嬉戏,螳螂川如何实现蝶变?螳螂川,全长252公里,是滇池的唯一出口,也是安宁市民心中的“母亲河”,它见证了安宁的快速发展,承载了太多安宁市民的回忆。由于多种原因,加之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安宁的“母亲河”,水质曾一度恶化。
  污水治理迫在眉睫,十年来,安宁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启动全流域水污染监控体系建设项目,建成水质监测自动站16个、单参数总磷站15个、自动采样终端40套,实现水质监测自动化、沿河排口信息化全覆盖。不断推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成主城区污染源、雨污分流、错接混接改造点171个,完成城区管道结构性缺陷修复17125米,完善空白区管网3555米,改造完成螳螂川沿线生活污水直排口20个,全面完成市政道路管网排查及清淤300公里。
  经过多年治理,2022年全市唯一国控断面“鸣矣河—通仙桥”水质实现近十年来的新突破,首次达到Ⅳ类水,综合污染指数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水质明显改善。省控断面“螳螂川—青龙峡”水质连续3年达到考核目标要求,主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如今的螳螂川“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河边绿柳随风摇曳,河水清澈见底,水草来回摇摆,臭味“消失了”,真正变成了一条城市景观河,成了周围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抓好大气污染防治 守住蓝天白云
  “有一种蓝叫安宁的天”,打开“朋友圈”,安宁清澈透亮的蓝天总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现在的安宁,安宁天空的“蓝”与公园城市的“绿”相互呼应,描绘出一幅“蓝绿交融”的城市美景。
  安宁的蓝天实力“出圈”,工业重镇如何华丽转身?作为工业重镇的安宁,工业是推动安宁不断向前发展的“加速器”,但“吐白烟的大烟囱”也一度成为了安宁市民的“心病”。空气质量与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息息相关,心肺之患,病在天上,根在地面,“蓝天保卫战”号角紧急吹响。
  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重新修订安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预案,持续推进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淘汰改造主城区燃煤锅炉,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
  十年来,安宁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力守护安宁的蓝天白云。
  截至2022年,共淘汰主城区燃煤锅炉18台,累计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70个,实施油气回收改造29家,关停淘汰“散乱污”企业3家,完成炉窑“煤改气”整治企业10家,实施企业大气治理技改项目超过100个,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完成搬迁改造7家,昆钢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点火投产,云煤能源200万吨焦化搬迁项目试生产,安宁市主城区“无烟囱”逐渐变为现实。
  生态与发展齐头并进,减污和降碳协同增效,“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2015年安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轻度污染天数始终控制在4天以内;2020年安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9.5%,优级天数同比增长12.7%,臭氧超标天数由2019年的3天降为1天;2022年安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其中优级天数279天,实现历史最好水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0,同比下降12.2%。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了安宁市民抬头就能看到的美景,随着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化,昔日的“老破旧”正变成“新景象”,一幅生态秀美的画卷正在螳川大地徐徐展开。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