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视觉
是整天沉迷于微信群的虚拟空间?还是更注重现实中的人际交流?
微信群终究是一种技术工具,不是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最佳载体,它取代不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流。随着群组过多、信息泛滥,网络空间里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思考和感受越来越浅层化,对微信群的利用面临边界问题。遇到狂轰滥炸的微信群、半死不活的“僵尸群”等,没必要过于留恋
该退就坚决退——
网络世界需要“断舍离”
●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被莫名其妙拉到某个群里的经历,但“朋友的朋友”不见得是我们想要结识的朋友。“工作群”与“朋友群”的界限也不能混淆
早上被闹钟叫醒后,王欣欣总是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点开微信,数十个微信群的右上方显示着“小红点”——这一夜,大家又没少聊。
王欣欣是广州某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工作5年来,由于要经常去拓展新客户,交际圈越来越广。
“以前大家见面认识总是先递名片,现在成了互加微信。没多长时间,我就被生拉硬拽进了五花八门的微信群,粗略一算竟然有60多个群。”王欣欣说,微信是个人的网络名片,微信群让不熟悉的陌生人也能聊得火热。“工作本来就忙,还要抽出时间来应对各色‘群’,再遇上个别较真的群友,那简直不是群聊,完全变成‘群架’了!”
王欣欣说:“虽然设置了群消息免打扰,但只要打开手机,看见微信群右上代表未阅读信息的红点,总得打开吧?如果遇上乘坐飞机或开会,几个小时不看手机,就担心漏掉了重要消息。还有,因为在微信群里的留言2分钟后就不能收回,在群里说什么话,总要小心翼翼,一旦说错话,心理负担特别重。”
在王欣欣看来,微信群数量过度膨胀,主要是因为建群的“门槛”实在不高:且不说同学群、工作群等这些“理由充分”的群,去参加会议很可能临时拉个群,出差到外地也可能建个交流群,有时候甚至是和朋友吃个饭,就被朋友的朋友拉进他的群……群里的人越来越多,但相识相知的很少。
“有人说,一个人在微信群里有多活跃,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多无聊。”王欣欣认为,在微信群里的活跃不应过头,否则会给他人带来烦恼。比如单位群、部门群的建立本是出于工作需要,对这类工作群,不能“全天候”没完没了,一些人喜欢下班时间仍在群里跟同事谈论工作情况、向下属询问工作进展甚至分派任务,无疑会增加别人的压力。还有一些“群友”,喜欢在工作群里谈私事、晒私照,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有人总爱在工作群里撩拨一些不相干的话题,其实是混淆了工作群和朋友群的界限,也会给群里的其他同事产生干扰。“有了单位群、部门群,大家上班在一起,下班回到群里,还是在一起,都‘审美疲劳’了。”
“我就纳闷了,他们有这闲工夫泡微信群,为什么不利用休息时间多陪陪亲友、多享受生活?难道待在微信群里晒着聊着就是他们唯一的乐趣?”王欣欣说。
由于微信群对拉人入群没有特定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当群主、随时建群,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被莫名其妙拉到某个群里的经历。然而,“朋友的朋友”却不见得是我们想要结识的朋友,对这样的群,该不该退出?
最开始,如果退出微信群会在群中提示“×××已经退出了群聊”,碍于面子,很多微信用户不好意思退群。想到有些群实在太烦人,王欣欣还在网上求到攻略,把自己在群里的昵称改成“有人”,这样退群时显示“‘有人’已经退出了群聊”,就显得没那么尴尬。
今年初,微信更新了功能,退群后群内不会显示任何提示,解决了退群者的顾虑。“我马上清理了几十个不太熟悉的群。”王欣欣说。
最近,王欣欣在网上看到一个很火的词叫“断舍离”。这一概念原意为鼓励人们舍弃家里不需要的东西。她立即想到了每天早上数百条消息的微信群。
“网络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带来了各种繁杂的信息压力,也需要‘断舍离’。” 王欣欣说,狂轰滥炸的微信群要坚决退出,半死不活的“僵尸群”也别留恋,“一口气退了几十个群后,我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失落,反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不越界不相扰——
群里发声注意别人感受
●微信群有没有用,关键看自己对群里的内容有没有需求,人与人的交情不是刷“存在感”就能刷出来的
说起微信群,在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钟楠真是“既爱又恨”,但如果说要彻底离开微信群,钟楠坦言还下不了决心。
“互联网让我们的交往方式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如果没有微信群,还会用别的联络群;即使离开了微信,也会有易信、来往、陌陌等其他社交工具,既然已经回不到书信往来的时代,不如顺应技术变化,在微信群中做好甄别和挑选。”
钟楠说:“对于大大小小的工作群,由于涉及工作信息,只要有空,我都会点开未读消息看看聊天记录,而对于其他兴趣群、朋友群,我只是偶尔翻一翻,对不感兴趣的话题一律不‘深聊’。”
“群到底重不重要,关键看自己对微信群里的内容有没有需求。”钟楠说,有些微信群主题性很强,有兴趣相近、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的群可重点关注;有些微信群是临时性的,比如会议群、出差群,一旦会议结束、出差回来,就顺手退出了。
最近,人到中年的北京建筑工程师冯赫被拉进了小学同学群: “没想到20多年过去了,还能和这些同学取得联系,真是太意外了。”冯赫感慨地说,有些同学名字既熟悉又陌生,但说起儿时打闹趣事,又让他重新找回了尘封的记忆。
网上重逢,自然欣喜万分,但冯赫发现,简单地介绍和分享有限的记忆之后,群里就变成了另一番嘈杂景象:晒走路吃饭、上班下班路上见闻的,转载各类心灵鸡汤、说教论道的,还有吐槽论战、卖弄调侃的,同学群很快变了味,总有一些人天天在群里刷存在感。
思虑再三,冯赫没有退群,他主动担当起微信群“管理者”和话题“引导者”的角色:他在群里提出了“不跑题、不越界、不相扰”三项原则,还经常通过私信对“滥发”信息的同学提出善意劝告。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群里虽然热度降了,但话题集中度高了,大家也愿意进群来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王水雄认为,微信群是让人因为某个共同的属性而聚集在一起,是对现实关系的转移。微信群能把熟人关系网织得更密,也加快了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在群里说话,要注意把握节奏和分寸,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回归面对面交流——
控制时间避免沉溺“群”中
●微信群本身只是一种技术工具。如果过分依赖网络、热衷发言,忽视了现实生活,那就得不偿失了
南京某游戏公司的网页设计人员朱汉文曾是一个beplay2体育官网 的“低头族”。上班时间他和电脑形影不离,业余时间他是各个微信群里的活跃分子:“每天早上给各个群里发天气预报,晚上发当天新闻关于beplay ,看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想‘晒’给群友,感觉自己神气得不得了。”朱汉文说。
直到今年“十一”,朱汉文对微信群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当时,朱汉文带家人去泰国旅游。一路上,他忙着把吃穿用住行等旅游信息晒到了各个群里。有一次,因为只顾着发微信而忽略了时间,差点耽误了预订好的行程。
回国后,朱汉文想回忆一下这趟旅游,才发现自己的时间被切割得很碎,根本没有体会到旅游之乐,家人也对他整日找WiFi刷屏的行为表示不满。“故事和风景都发在群里,而群里的人好多都没见过面,群友根本无心欣赏,我每天在群里唱独角戏又是为了什么呢?”
“微信群本身是为了拉近距离,但如果过分依赖网络、热衷微信群,忽略了现实关系中的亲朋好友,那就得不偿失了。”朱汉文说,人的精力有限,必须有所取舍,这次旅行让他意识到,真实生活远比虚拟群里的面子更重要。
不再随意刷朋友圈、不再滥转微友们的微信……朱汉文说,慢慢地,他发现时间比以前多了,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约上好友聚会聊天,生活多姿多彩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串串微信群的文字和图片上。
“无论社交形式怎么变,人总是需要独处时间。”王水雄说,微信群里的消息庞杂而零碎,一些图片感知类、调侃吐槽类的东西更易传播,而有深度的、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则难以实现。如果要形成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对专业的深度研究,微信和微信群并不是最合适的载体。
那么,该如何处理虚拟网络社交和现实往来的关系?王水雄认为,微信群终究是一种技术工具,取代不了现实生活中的直接交流。随着群组过多、信息泛滥,网络空间里的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思考和感受越来越浅层化,对微信群的利用也面临边界问题,过度使用就会造成与现实脱节。为平衡个人空间和群组喧嚣的关系,建议尽量控制上“群”时间,适度使用微信群,不要沉溺其中。(记者 成慧)
专家“号脉”——
微信群依赖症能否克服
■电话的即时沟通效率更高
离开微信群,让我们有机会反思对媒介和信息的依赖。不用微信,打个电话,或许会发现电话即时沟通效率更高;不用微信,面对面交谈,会发现彼此之间更亲近了。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张志安
■交流信息不只靠虚拟网络
沟通情感不能只靠虚拟社交网络。有研究表明,信息沟通效果=7%的言词+38%的语音语调+55%的表情动作。由此可见,面对面促膝而谈的表情动作,对于提升沟通效果来说是多么重要。
——中国民航大学心理学教师 鲁春晓
■现实交往提高接纳度
过分沉溺社交网络,主要是为了刷存在感,归根到底是“虚荣心”在作祟。对待社交网络需要保持良好心态,更加积极平和地融入社会。通过加强现实中的交往,逐步满足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等心理需要。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郝新民
■完成工作,尽快回归
避免微信群的困惑,首先要明确使用微信群的需要,假若是工作需要,工作完成后应尽快回归到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若是兴趣交流需要的,达到身心满足后应“见好就收”。
——中国传媒大学beplay官网app 发展研究院教授 张春河(尚 茂整理)
-
上一篇:
- “见义”还是要多讲“勇为”
已是第一篇
- “见义”还是要多讲“勇为”
-
下一篇:
- 为网购创造更为诚信的环境
已是最后一篇
- 为网购创造更为诚信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