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前段时间云南鲁甸地震报道中的“泥水泡面”真假之辨,引发了一场网上争议,舆论几经转向才最终定论。其实,在信息海量增长、真假难辨的今天,这样的网络舆论事件并不少见:郭美美一炫富,便将矛头指向红会;老人一摔倒,便指责公众没有良知……如此不去求证、不假思索的“第一眼”认识,往往与事实真相大相径庭,不仅混淆了社会公众的视听,也给当事一方造成严重的伤害。 这里所说的“第一眼”认识,是社会认知效应里的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先入为主”,“第一眼”认识会影响后面的判断。 “第一眼”认识对青少年作用明显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上充斥着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信息。青少年人群高度依赖网络且好奇心十足,急于从网络上寻求“事实真相”以解困惑,而此时,打开网页,“第一眼”看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这就是“第一眼”先入为主的表现和作用。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何建宇指出,“第一眼”认识对青少年的作用尤为明显。“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对学生形成‘第一眼’认识的作用不容轻视,因为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往往更容易受到网络上‘第一眼’内容的深刻影响。” 如今,传统媒体和老师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新媒体所取代,在校学生更多地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如微信、bbs等)认识社会。某个社会事件发生时,他们会首选从熟悉的网站和信任的朋友圈获取信息。 广东医学院大四学生凌酉的观点就很具代表性。“我自己看新闻、了解社会新闻事件时会首选腾讯网,因为长时间使用,已经形成了习惯,并且会经常在微信里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 除了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青少年学生还容易将一些“第一眼”认识的概念套用在自己身上。赣南师范学院辅导员黄晖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就发现了这种情况:“来找我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就有一名学生因为看到‘强迫症’的表现而‘对号入座’,以为自己得了强迫症而烦躁不安。” “第一眼”易引发群体性极端化讨论 近几年,针对“郭美美”事件,舆论中有大量极端化的讨论,令深处舆论漩涡的中国红十字会公信力骤降。直至前段时间郭美美锒铛入狱,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诸如此类的“第一眼”印象事件不胜枚举。 “在群体性的极端化讨论中,学生所持立场的背后其实是‘第一眼’认识长期积累后形成的价值观。”何建宇指出,如果“第一眼”认识有偏差,基于这种认识之上的选择和判断都会出现偏差。 “新媒体的受众群差异很大,‘重度用户’主要都是年轻人,而中年人参与过少,这一点应该引起警惕。”对当前网络上的舆论生态,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有着深刻思考。他指出,在网上参与各种讨论的大部分是年轻人,然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往往是非难辨,为了猎奇或彰显个性而在网上发声甚至进行言语攻击、谩骂,此时就非常需要有阅历丰富、价值观成熟的人来引导。“但这一成熟人群对新媒体使用得少,大多沉默不发声,这就让许多不成熟甚至是有所企图的言论乘虚而入,甚嚣尘上。” “舆论阻隔致使主流价值观很难到达年轻人那里——长远来看,他们是中国未来的接班人,今天的价值观就是未来一代人的价值观。”赵子忠对此深表忧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龚云也指出,高度依赖网络对青少年从感觉、思维上都会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媒体接触到的信息,从直观上看不一定和价值观相关,其实很多都是价值观背后的问题。例如,许多青少年向往美国,就是因为美国在长期对外宣传中只呈现自己社会好的方面,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跳出“第一眼”认识的误区 “第一眼”认识的偏差、弊端诸多,而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第一眼”认识的影响,再加上对传统说教的兴趣不大,这对创新传播方式、帮助青少年跳出“第一眼”认识误区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跳出“第一眼”认识的误区?何建宇认为,学校、老师、家长和宣传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第一眼”认识“先入为主”的特点,用正确的声音主导舆论态势,抢占舆论阵地。 龚云也认为,既然年轻人对新媒体的使用和关注度更高,那么就应该在新媒体上尽可能多地宣传、展现和解读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给负面的思想观念以可乘之机。 “帮助学生跳出‘第一眼’认识误区,应该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合起来,共同传递主流价值观,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赵子忠建议,在今后的舆论宣传中,可以在传输理念和表达效果上多加考虑。“对于同样的主题,电视、报纸、手机、互联网应各取所长,而不只是机械地将内容原封不动地搬放到不同终端上;对于网上七嘴八舌的言论,处理时可以尽量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以不断壮大主流价值观阵地。”(光明网记者 康慧珍)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珍贵的精神财富 强大的精神力量
已是最后一篇
- 珍贵的精神财富 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