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日游”需求确实存在,尽管利润低,旅游部门还是要多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 “一日游”遇上无证经营的黑旅行社、黑导游,这已成为旅游市场的突出乱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求关系上看,目前我国正处于大众旅游的初期阶段,2013年境内旅游总人数达到32.6亿人次,虽然出游人数多,但是消费能力并不高。根据统计,平均出游一次,每人消费805元,农村游客只消费400元左右。 这种情况下,只玩一天的“一日游”利润其实并不高,因此很多正规旅行社不提供“一日游”产品,但是市场需求很大,不少游客来北京就是想用一天时间看天安门、爬长城、去十三陵,这就给黑旅行社很大空间。正门不开,只能走偏门。 况且黑旅行社不需缴税、养员工、遵守正规流程,游客有这么多,宰一个是一个,自然利润空间大,因此“一日游”市场往往被他们占领。 从执法监管看,还存在边界不清、监管不力的问题。有人会质疑,新旅游法都实施快一周年了,为什么还有黑旅行社、黑导游的问题呢?旅游部门是不是监管不力呢? 其实黑旅行社、黑导游问题不能只找旅游部门,因为他们根本不是旅行社、不是导游,不是旅游法的适用对象,充其量就是黑心商贩。他们不仅侵犯了游客的权利,还涉嫌欺诈、侵犯正规旅行社的商誉等,有的甚至是犯罪行为。因此,需要公安部门对其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不给他们生存空间。 必须承认,目前公安部门对于黑旅行社、黑导游的执法力度还有待提升。他们往往认为这是旅游部门的事,忽略了行为本身有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因此需要相关协调部门厘清责任边界,倡导分类执法,黑心商贩归公安,正规旅行社归旅游部门。 虽然旅游部门的监管对象是正规的旅行社,但对于“一日游”乱象,旅游部门也不可缺位。既然“一日游”需求确实存在,尽管利润低,但旅游部门还是要正向引导,联合行业协会,多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上海和杭州,就有游客集散中心,由正规的旅行社提供“一日游”产品,挤压了黑旅行社的空间。 从游客心理看,目前游客理性消费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比如和你说3块钱就能买彩电,你当然不信,但说免费可以游长城,还是会有不少人相信。火车站、人流密集处经常有些“一日游”的小广告,几十块玩北京,看起来划算其实是个坑。这种贪便宜、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往往会被黑旅行社钻了空子。 总体看来,我国旅游市场发展向好,产品服务不断提升,包括黑旅行社、黑导游在内的旅游乱象都是阶段性的问题。在公安、旅游部门、旅行社、行业协会、游客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最大限度净化我们的旅游环境。(戴斌 作者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本报记者胡雅婷采访整理)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为成长留一枚特别足印
已是最后一篇
- 为成长留一枚特别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