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点过分无厘头的“水果式”神考题
发表时间:2014-04-28    来源:扬子晚报

  “小明妈妈在超市买了15个苹果、20个桃子和1个西瓜,一共付了8块钱。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几岁?”这是徐州睢宁五年级数学考试题,老师说,其实怎么答都行,就是为考查孩子的辨识能力和发散思维(4月27日央视网)。 

  最近几年,不管是学校平时的测验考试,还是中考高考,都会出现一些在考生和网友看来显得很另类、很“奇葩”的题目。尤其是近年来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更成了各种“奇葩题”的高产区,比如2013年国内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就出现了给“北京雾锁车迷路”对出下联,以及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关键词编一个笑话的考试题目。 

  这些“奇葩题”猛然看上去让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其实“奇葩题”的背后更是“素质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当前国家大事、时事热点的关注程度,以及突破常规思考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奇葩题”不但不“奇葩”,而且体现了出题者引导素质教育,避免学生脱离现实、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良苦用心。后来这些“奇葩题”经过广泛的讨论之后,也都得到了网友和公众的理解与肯定。 

  但就事论事,就最近引发网友热议和质疑的睢宁这道五年级数学试题,却实在让人看不出它高明在哪里,又有何深意。首先一点,小明的妈妈买了什么水果,买了多少,花了多少钱,和她的年龄有什么关系?这在逻辑上完全讲不通;其次一点,15个苹果、20个桃子和一个西瓜,一共付了8块钱,这明显和当前的物价水平严重不符,违背了孩子的生活常识。 

  数学学习和考试主要培养的是学生逻辑思维、逻辑判断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也就是说,问题和答案之间,必须具备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逻辑关系一步步推导出一个客观确切的结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学生学习和考试过程中的“标准答案”制度,希望不要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进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这种观点当然没有什么错,但却只适合语文、历史、政治等社会学科的主观性题目,不适合数学这种自然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因为自然学科追求的就是客观性、准确性、唯一性。 

  不出所料,这道题目在网络曝光以后,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吐槽,网友们的思维可确实够“发散”。有网友说小明的妈妈一定是个城管,所以才能8块钱买回这么一大堆水果;还有网友表示小明的妈妈一定和卖水果的有某种“特殊关系”。五年级的孩子早就会上网了,如果网友们的这些“发散性思维”被孩子们看到,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说到底,“水果式”神考题和素质教育无关,和发散性思维也无关,完全让人不知所云。(苑广阔)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章 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902144&encoding=UTF-8&data=AB0GQAAAAAcAAE5cAAAAAQAz5bCR5LiA54K56L-H5YiG5peg5Y6Y5aS055qE4oCc5rC05p6c5byP4oCd56We6ICD6aKYAAAAAAAAAAAAAAAuMCwCFFMZ8DrVznKgciMVBmB-82vDyzfWAhRx8yQ3GZombBoEdYotxtztvQ4MWg..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902144&encoding=UTF-8&data=AB0GQAAAAAcAAE5cAAAAAQAz5bCR5LiA54K56L-H5YiG5peg5Y6Y5aS055qE4oCc5rC05p6c5byP4oCd56We6ICD6aKYAAAAAAAAAAAAAAAuMCwCFBAXc7b5QOlg_Xzg0RWAIzLxZK8tAhQG4T4QJFHgHHe9jS4aSCFJYHB2bg..&siteid=7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