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谁来种地”
发表时间:2012-05-13    来源:人民日报

  虽然乡村“老去”值得警醒,但没有相应的农业生产辅助支持系统、缺乏必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才更让人担心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这种隐忧来自乡村的现实。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46亿,每年还在以900万—1000万的速度增加,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里“扎根”的愿望日益强烈,这些导致了如今在乡村务农的,几乎只剩下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的留守队伍。深知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种好地多打粮是多么的重要,所以面对我们那日渐“老去”的乡村,人们发出“谁来种地”这样的慨叹。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城镇建设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伴随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农业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不应该出现凋敝的农村,也不该出现衰落的农业。

  当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我们该如何帮助留守下来的人种好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珠摔八瓣,说的都是务农的艰辛,这样的高强度劳作老年人自然难以应付。但应当看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以及在耕种收等环节社会化服务的日渐普及,如今种地的劳动强度已经比过去大大降低,在不少地区老年人不仅在种地,而且还获得了不错的收成。一位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给笔者讲过这样的故事,他在日本拜访过不少高龄种田老人,种时有公司送苗、收时有合作社归仓、整个过程随时有技术人员指导,他们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即可。所以说,虽然乡村“老去”值得警醒,但没有相应的农业生产辅助支持系统、缺乏必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才更让人担心。

  当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而且想着如何不再回来,我们是否该想想农业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的确,如果“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的现象长期存在,如果成本高、贷款难、流通不畅等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如果价格异常波动导致血本无归的怪圈长期无法突围……农业何谈吸引力?提升农业的吸引力,不仅需要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尽快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利润水平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配套公共资源的整合力度,打破融资、销售、物流等方面的制约,改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

  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很好解决,从事农业生产的幸福感提升了、尊严感增强了,农业生产吸引来的恐怕不仅是“离乡”的农民,还会有其他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那时“谁来种地”恐怕也不再需要我们过度担心了。(朱隽)

责任编辑:刘 琼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55790&encoding=UTF-8&data=AAoBrgAAAAcAAADsAAAAAQAY5Lmf6K-04oCc6LCB5p2l56eN5Zyw4oCdAAAAAAAAAAAAAAAuMCwCFExdAm70EI8_Qve_ZDvDmwHIdB4IAhRqBzizVn9RYaPSL-Ex3yEBiFZyo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55790&encoding=UTF-8&data=AAoBrgAAAAcAAADsAAAAAQAY5Lmf6K-04oCc6LCB5p2l56eN5Zyw4oCdAAAAAAAAAAAAAAAvMC0CFD27paAe1tM35HIUwC2Eq9WeR4QtAhUAiBF4VwD8QNW0ScH6PNS8LlpP-5o.&siteid=7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