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规范提挡强管理 农贸市场展新颜——以蓝天农贸市场为例
发表时间:2022-03-08 来源:中国文明网

  蚌埠市蓝天农贸市场,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改造伊始,存在着市场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分区不合理、消防安全隐患大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该农贸市场也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痛点、难点。2016年以来,蚌埠市按照“属地管理”“一场一策”工作原则,对蓝天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市场分蔬菜、肉蛋、家禽、水产等7个功能区,设置摊位280余个,具备“一站式”服务功能,过去饱受市民诟病的农贸市场蜕变成环境优美、食品安全、管理有序、服务现代的新型市场,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一、明确标准,市场改造清单化

  在商务部《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整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食品安全规章制度等标准要求,以清单化的方式,细化农贸市场改造“八有、七无、六统一”标准,按照市、区、市场1∶1∶1的支出比例配补资金,从基础设施、场地环境、分类布局、供水供电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增设了机械排烟、自动喷淋、自动报警、紧急广播、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为市场安全提供了保障;配置了专业冷库、水冷空调、WIFI信号等,为市场经营者、居民提供更便捷、更完善的服务,并实现“网上交易—市场采购—分拣配送”的线上线下全程服务,满足居民多样性需求;配备了公平交易秤和专门的菜品检验检测室,每日对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公示,不定期对市场内肉类、面粉等开展检测,全面消除不合格食(产)品。特别是针对大众关切的活禽宰杀区环境卫生差,易感染、传播疫病问题,对活禽区采取了“购买、展示、宰杀物理双隔离”改造,即活禽区和其他销售区物理隔离、活禽宰杀销售点和消费者之间物理隔离。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分区更合理、功能更完善、购物环境更舒适。

二、规范管理,责任包保制度化

  制定《巩固提升标准化农贸市场环境和管理水平行动方案》,从证照制度、环境卫生、经营秩序、氛围营造等6个方面,细化管理标准15条,统一上墙制度9项,规范宣传图样31种,设计标识标志11款,明确开办者职责、经营者责任、消费者义务和监管部门职能,在市场显著位置张榜公布。把蓝天农贸市场纳入到“一场一巷一小区”市领导包保范围,实现市、区、局三级负责,定期开展现场观摩,由市领导带队,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属地政府、行业协会、市场开办者等,通过“行走蚌埠”的方式,对市场日常管理情况进行巡查督查,发现问题,了解情况,并通过“一单三交”(问题清单、交责任单位、交属地政府、交市场开办者)方式进行整改。推行市场网格化管理,成立专门督查组,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巡查督查,每季度组织一次市场环境“搬家式”清理,定期请专业公司对市场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并做到巡查检查有记录、问题交办有清单、整改对比有照片。

三、严格考核,智能技术信息化

  结合“食安蚌埠”APP改造,引进农贸市场“智能巡查”技术,利用定人、定景、定时、定事、定位“五定防伪”手段,设置市场开办者自查、监管人员检查、整改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提升市场管理效率。制定《蚌埠市示范农贸市场督查考核细则》,由市场监管局联合卫生健康、住建、农业等部门每周对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建立完善周通报、月排名、季奖惩的工作机制,对排名靠前的授牌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排名靠后的实施约谈和黄牌警告,责令对通报问题限期整改,极大促进农贸市场日常管理工作责任落实,提升关注度,有效杜绝“平日工作靠应付、迎查迎检靠突击”的拖延懈怠心态。

  蓝天农贸市场干净整洁的通道、布局规范的摊位、宽敞明亮的购物环境,直接改善了消费心情与购物体验,赢得了广大市民认可与肯定,“环境好了,买菜时心情也好了”。很多市民由衷感叹。“经营环境变好了,顾客心情好了,逛的时间更久,我们卖得也更开心。”经营商户同样感觉舒畅。蓝天农贸市场已经成为展示蚌埠美好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安徽省蚌埠市文明办)

责任编辑:逯 江楠
【纠错】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