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残缺
“我每天省吃俭用的,不都是为了你吗?这么多年,你要什么给什么,我对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个好大学。你怎么就不能懂点儿事呢?”家住小店区的陈琳已经无数次从妈妈口中听到这句话了,刚开始,她还多少有些愧疚,后来再听到母亲这种喋喋不休近似哀求的话,麻木了。
早在10年前,陈琳的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婚,她跟母亲一起生活。在她的印象中,母亲性格刚硬要强,边打工挣钱边照顾她,母女俩的日子过得很拮据。上学后,尽管陈琳自认为很努力学习,可是每次成绩下来,总是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慢慢地,原本活泼可爱的陈琳变得沉默寡言,不仅自卑、敏感,还得了社交恐惧症。
与陈琳有着相似经历的小秋(化名),是高一的学生,尽管个子已经长到1.8米,言谈举止却像个小女生。小秋刚出生不久,父亲在一场车祸中去世。母亲因此受到严重打击后,精神失常。每天,他在母亲面前都得小心翼翼,从来不敢大声说笑,生怕稍不注意会引得母亲大发脾气,病情复发。家庭的变故导致他很少与人交流,有时,他还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像陈琳、小秋所处的家庭心理学上叫‘不完全家庭’,他们的父母在抚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提供了物质上的满足,没有给予精神上的关心、关注、高质量陪伴,他们在心理上属于‘孤儿’,而他们的父母也是‘形式上’的父母。”中科院应用心理教练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娟说。
情感缺失
什么是残缺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绍丽介绍说,丧偶、离婚、丧子、弃子等家庭类型属于“残缺家庭”,也叫“残破家庭”“破裂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当父爱和母爱发生变故时,孩子的内心会认为爸爸或妈妈不爱自己了。加上来自外界的不友善、不周全评价,更会让孩子封闭自己的内心,滋生自卑心理。持续的自卑感,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信心,还会让他们对情感、婚姻产生恐惧,甚至远离,有的孩子可能成为新一轮不幸福家庭的制造者。
张晓娟说,近年来,前来找她咨询的未成年人呈上升趋势。“在残缺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身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她进一步分析说,因为情感缺失或教育缺失,有的孩子会出现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会形成人格障碍或暴力倾向,有的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张晓娟回忆说,在众多患者中,小杰(化名)的经历令她印象深刻:小杰是个14岁的男孩,从他记事起,父母亲经常在他面前吵架,长期分居。一天晚上,父亲喝醉酒回来又动手打了他和母亲,小杰情急之下冲进厨房拿起一把水果刀刺向了父亲……幸好没有刺中要害部位,小杰却因此吓得离家出走。张晓娟说,小杰的父母长期争吵打闹,孩子因此错误地认为,“只有通过暴力,才能解决人际交往当中的矛盾。”小杰的行为主要是情感缺失导致的。
爱不缺位
为了呵护身处残缺家庭中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太原市,有一大批志愿者默默地用爱呵护着孩子们,为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播种下幸福、快乐的种子。
生长在残缺家庭的然然(化名),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疼爱。今年暑假,然然与其他35个孩子一起参加了太原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举办的“七彩假期,情暖童心”暑期夏令营活动。在志愿者们的细心呵护和教育引导下,然然胆子变大了,还主动结交了好多新朋友。9月4日,面对前来回访的志愿者,然然的姑姑高兴地说:“参加完夏令营活动,孩子变得开朗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志愿者常女士说,然然刚到夏令营时,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既充满了好奇心又表现出胆怯,与人交谈时从来不敢正视对方。活动期间,不论是观光旅游、还是娱乐休闲,志愿者们特别关注她,带她一起做游戏,她从志愿者身上寻找到久违的爱,逐渐有了安全感、归属感,并建立了自信心。
在对残破家庭孩子的帮扶过程中,为了避免带来二次伤害,王绍丽强调,应尊重和理解孩子,要以“平常心”“平等心”“无痕帮助”的方式进行帮扶,避免加重孩子的不幸认知、心理脆弱感或对生命的无意义感。
太原市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副站长徐艳芳向记者透露:“下一步,我们将对全市的困境儿童、残缺家庭的未成年人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数据库,形成全市未成年人保护系统,让孩子们一个不落地得到政府和社会大家庭的关怀,最终实现‘关心一个儿童、挽救一个家庭、温暖一个社会’的目标。”
正如《我想有个家》中所唱:“相同的年纪,不同的心灵,让我拥有一个家。”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为残缺家庭撑起一片蓝天,让孩子们在爱的阳光下,幸福、茁壮成长。(太原晚报)
发表时间:2022-10-21 09:12:03来源:太原文明网
家庭残缺
“我每天省吃俭用的,不都是为了你吗?这么多年,你要什么给什么,我对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个好大学。你怎么就不能懂点儿事呢?”家住小店区的陈琳已经无数次从妈妈口中听到这句话了,刚开始,她还多少有些愧疚,后来再听到母亲这种喋喋不休近似哀求的话,麻木了。
早在10年前,陈琳的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婚,她跟母亲一起生活。在她的印象中,母亲性格刚硬要强,边打工挣钱边照顾她,母女俩的日子过得很拮据。上学后,尽管陈琳自认为很努力学习,可是每次成绩下来,总是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慢慢地,原本活泼可爱的陈琳变得沉默寡言,不仅自卑、敏感,还得了社交恐惧症。
与陈琳有着相似经历的小秋(化名),是高一的学生,尽管个子已经长到1.8米,言谈举止却像个小女生。小秋刚出生不久,父亲在一场车祸中去世。母亲因此受到严重打击后,精神失常。每天,他在母亲面前都得小心翼翼,从来不敢大声说笑,生怕稍不注意会引得母亲大发脾气,病情复发。家庭的变故导致他很少与人交流,有时,他还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像陈琳、小秋所处的家庭心理学上叫‘不完全家庭’,他们的父母在抚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提供了物质上的满足,没有给予精神上的关心、关注、高质量陪伴,他们在心理上属于‘孤儿’,而他们的父母也是‘形式上’的父母。”中科院应用心理教练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娟说。
情感缺失
什么是残缺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绍丽介绍说,丧偶、离婚、丧子、弃子等家庭类型属于“残缺家庭”,也叫“残破家庭”“破裂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当父爱和母爱发生变故时,孩子的内心会认为爸爸或妈妈不爱自己了。加上来自外界的不友善、不周全评价,更会让孩子封闭自己的内心,滋生自卑心理。持续的自卑感,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信心,还会让他们对情感、婚姻产生恐惧,甚至远离,有的孩子可能成为新一轮不幸福家庭的制造者。
张晓娟说,近年来,前来找她咨询的未成年人呈上升趋势。“在残缺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身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她进一步分析说,因为情感缺失或教育缺失,有的孩子会出现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会形成人格障碍或暴力倾向,有的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张晓娟回忆说,在众多患者中,小杰(化名)的经历令她印象深刻:小杰是个14岁的男孩,从他记事起,父母亲经常在他面前吵架,长期分居。一天晚上,父亲喝醉酒回来又动手打了他和母亲,小杰情急之下冲进厨房拿起一把水果刀刺向了父亲……幸好没有刺中要害部位,小杰却因此吓得离家出走。张晓娟说,小杰的父母长期争吵打闹,孩子因此错误地认为,“只有通过暴力,才能解决人际交往当中的矛盾。”小杰的行为主要是情感缺失导致的。
爱不缺位
为了呵护身处残缺家庭中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太原市,有一大批志愿者默默地用爱呵护着孩子们,为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播种下幸福、快乐的种子。
生长在残缺家庭的然然(化名),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疼爱。今年暑假,然然与其他35个孩子一起参加了太原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举办的“七彩假期,情暖童心”暑期夏令营活动。在志愿者们的细心呵护和教育引导下,然然胆子变大了,还主动结交了好多新朋友。9月4日,面对前来回访的志愿者,然然的姑姑高兴地说:“参加完夏令营活动,孩子变得开朗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志愿者常女士说,然然刚到夏令营时,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既充满了好奇心又表现出胆怯,与人交谈时从来不敢正视对方。活动期间,不论是观光旅游、还是娱乐休闲,志愿者们特别关注她,带她一起做游戏,她从志愿者身上寻找到久违的爱,逐渐有了安全感、归属感,并建立了自信心。
在对残破家庭孩子的帮扶过程中,为了避免带来二次伤害,王绍丽强调,应尊重和理解孩子,要以“平常心”“平等心”“无痕帮助”的方式进行帮扶,避免加重孩子的不幸认知、心理脆弱感或对生命的无意义感。
太原市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副站长徐艳芳向记者透露:“下一步,我们将对全市的困境儿童、残缺家庭的未成年人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数据库,形成全市未成年人保护系统,让孩子们一个不落地得到政府和社会大家庭的关怀,最终实现‘关心一个儿童、挽救一个家庭、温暖一个社会’的目标。”
正如《我想有个家》中所唱:“相同的年纪,不同的心灵,让我拥有一个家。”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为残缺家庭撑起一片蓝天,让孩子们在爱的阳光下,幸福、茁壮成长。(太原晚报)
太原文明网©版权所有
太原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电活:0351-4223160
传真:0351-4223160
邮箱:tywmwglzx@163.com
地址:太原市新建路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