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激活创新动力源、打造发展新引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为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前列”注入新动力。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
6月3日,中国(河北)氢能产业应用生态大会在我市举办。会上举行了河北省氢能创新技术成果合作签约仪式,我市发布了北理工唐山研究院等10项技术成果,3个项目在会上签约。通过产学研全景式互动,共商产业合作,共享创新成果,将进一步促进高新企业、重大项目、前沿技术向唐山聚集。
这是我市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我市科创新成果亮点纷呈,全社会研究经费投入总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京津冀协同创新步入快车道,科技型市场主体培育效果显著,创新创业平台日益完善,科技创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作用凸显。启动编制《唐山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规划(2023-2027)》和《唐山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深入推进《唐山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的实施意见》等。
强化创新驱动、支撑作用显著。科技项目支撑技术突破,上半年共下达年度科技计划5批,支持重点研发项目2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引智项目5项。主体培育支撑能力提升,围绕精品钢铁、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筛选出唐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确定为河北科技领军企业重点培育企业,组织实施领军企业能力提升项目10项,截至目前共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0家,约占全省总数的17%。搭建平台支撑协同创新,今年上半年,全省唯一省实验室——“河北省钢铁实验室”落户我市,标志着我市争创河北省实验室、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走在了全省前列。培育人才支撑持续发展, 组织认定了10位唐山市凤凰友谊专家,为在唐外国专家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108项,受理业务咨询360余人次。成果转化支撑产业进步,今年上半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1.29亿元,全省排名第一位。此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玉田县获批第二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县。
强化招商合作、示范效应显著。推进“京津研发、唐山转化”“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引进国内各类科技成果51项,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唐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对青年人才非常包容,人才服务方面让我们感到非常贴心!”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生姜衡说。“唐山优厚的人才政策,包括凤凰英才政策还有高新区政府的一些政策都非常好!”山东大学博士毕业生崔择民说。
6月29日,我市2023年引进高校毕业生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后,签约毕业生代表畅谈了感受。
这天,230名高校毕业生代表与唐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进行了现场签约,其中博士15人,硕士70人。
人才有活力,创新有动力。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高校毕业生引进实现历史性突破,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8个、市政府特邀院士工作站2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45个,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显著增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提供了坚强人才智力支撑。
始终把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到人才工作全过程,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制定出台全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和“凤凰英才”4.0,明确人才工作方向和定位,确保新时代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瞄准加快建设区域性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新政,推动政策迭代升级,出台“凤凰英才”4.0,加强对人才个体和市场主体双支持,对高层次人才给予项目资助最高1亿元的支持保障,为博士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每人提供最高60万元的购房补贴或每月6000元生活补贴。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进政策落地落实,确保支持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着眼长远发展,接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引进增长计划,为唐山高质量发展储势蓄能。深入开展万企入校园招聘活动,分赴北京、上海、天津、成都、西安、长春等地高校进行人才招聘,目前已组织校园招聘活动254场次,参加招聘活动重点用人单位达1.6万余家次。举办“百所高校进唐山”活动,组织国内110家院校与唐山100家企事业单位交流对接,为高校毕业生开设就业直通车。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强化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建设“通宝唐”—京东人才黄金走廊,举办唐山市第一届“凤还巢”人才发展推介大会等高端引智活动65场,柔性引进专家251人次,签订人才智力技术项目96项,共享科技研发平台56个。
此外,着力营造留人良好环境,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安排1938名各级领导干部为市内2477名专家人才跟踪服务。优化人才服务,设立市场化人才服务专项资金,深化凤凰英才服务卡制度,强化人才能力提升,今年培训各类人才3600余人次。举行唐山市“凤凰友谊专家”“凤凰青年英才”等人才评选,选拔各类人才2450人。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不久前,我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与天津市宁河区、蓟州区、宝坻区、河东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集中签订合作协议,协议明确对企业登记注册、医师执业注册等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29项服务事项推行“跨省通办”。“本次签署‘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打破了地域阻隔壁垒,拓展了我市政务服务协同发展的‘朋友圈’。”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袁军说。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今年以来,我市以改革创新破僵局、应变局、开新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营主体持续迸发活力。
“太方便了!本来我们应该去曹妃甸登记,现在有了全市域通办这个政策,直接就来离家最近的大厅办了,来回少跑了一百公里。”近日,合一新能源发展(河北)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艳艳在市民服务中心拿到营业执照后激动地说。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飞来。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我市不断释放出项目招引的“强磁场”。今年,我市推出了企业开办全市域通办改革举措,市本级及18个县区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企业开办“市县同权,全域通办”,1—6月,全市新增经营主体75775户,同比增长49.07%,其中:新登记企业19192户,同比增长49.56%;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5996户,同比增长48.46%;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87户,同比增长108.16%。
在全省首创推行“一次办”“二次办”改革。实现社会投资项目取得施工许可“一次办”、政府投资项目“两次办”,审批用时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申报材料精简40%以上。
深入推进“拿地即开工”改革。采取政府提前给定标准条件、建设单位提前进行文本编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与完成各类审批许可同步落实,全面提高项目审批速度,实现“拿地即开工”。截至目前,全市31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探索实施“承诺即开工”改革。将现有审批事项由23个精简至10个,申报材料精简30%。目前,全市已有47个项目通过“承诺制”办理开工手续。
全省首创施行“政府委托评估评价”运行模式。将原由企业自行出资编制的评估评价报告,由政府部门统一委托实施并承担相应费用,平均为每个项目节省报告编制资金10万至20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提速项目落地。
一项项用心用情、见效见行的举措中,彰显着我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进市场之“活”、经济之“稳”、发展之“进”,构建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富有活力的投资热土,让更多更好的项目落地开花。(记者 闫妍 回佳佳 孙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