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江苏苏州:“嵌入式”服务圈 构建古城养老新样本
发布时间:2021-06-24 来源:苏州文明网
选择文字大小

  智慧养老大屏、家庭适老化体验馆……最近,全新启用的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颐家悦邻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成为辖区不少老年居民的打卡地。“上压135,下压76,血氧饱和度96%,还行。”在健康测量一体机前,84岁的叶永华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数值,对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比较满意。据悉,这台一体机不仅可以测量体温、血压、心率、体重等个人健康指标,并可与健康管理系统实现集成,能够预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进行健康风险评估。

  姑苏区老年人口较多,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来自姑苏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23.5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31.48%。面对城市空间小、老年人高度集聚等特点,近年来,姑苏区将社区“嵌入式养老”作为养老首选模式,把养老服务点建在社区、设施建在家门口、资源和服务嵌入居民身边,为老年人或老年家庭就近提供集中照护和居家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医疗、上门服务等便捷、舒心的“原居安老”幸福生活。

  “3+X”体系助推服务“育新能”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老有颐养”

  “这里的酱汁肉烧得特别好吃。”82岁的独居老人唐阿姨住在民治路甫桥下塘。以前,她的日常用餐和生活照料都是子女轮流安排,自从家门口开出了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她觉得生活便利很多。“每天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再加一份例汤,价格实惠,吃不完,我还能带回去晚上吃。”唐阿姨说。

  被唐阿姨频频点赞的双塔街道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于今年4月正式启用,是古城区首家集全新“嵌入式”床位、集“互助式”和“智能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其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共6个楼层,设有幸福食堂、社区卫生、便民驿站等7大活动场所,拥有全天候、家庭式养老床位29张,能为社区有老年人的家庭提供短住托养服务。

  “近年来,姑苏区整合服务资源,在全市率先提出‘3+X’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即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为主渠道,社会化助餐为补充。”据姑苏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局长钱艳虹介绍,目前全区建有10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75家日间照料中心,其中,7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嵌入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家设置了“喘息式”照护床位,辐射周边近5万老年人。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整合+输出’的枢纽型方式,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学、助洁、助急’等社区养老服务,一揽子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护、群众文娱休闲、医疗助餐等需求,打造便捷可及的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满足老年群体对‘老有颐养’的美好向往。”钱艳虹说,今年,姑苏区还将重点打造全市首家“养老+托幼+卫生”一站式便民服务载体——宝运路健康综合体项目,至2022年底,预计全区将“完成20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

  亮点服务满足需求“树标杆”

  “老年友好社区”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平江古巷中,有苏州两大望族‘贵潘’和‘富潘’的宅邸……”最近,家住姑苏区平江街道梅巷花园2幢的洪晟,天天都往社区活动室跑,“在这里,可以戴上耳机听故事,很有意思。”洪老伯说。今年,梅巷社区与喜马拉雅合作打造了“有声梅巷”beplay官网app 浸润式体验馆,为居民提供平江故事、党建教材、科普养生、民声家书等有声资源。“老年人只要来社区活动室扫码,便可聆听。”梅巷社区党委书记顾辰晏认为,有声读物不是年轻人的beplay官网app 专利,也可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寄托,为养老生活增添一些色彩和内容,“现在,每天有近20位老人来这里乐享‘听觉大餐’。”

  今年,姑苏区启动老年友好社区创建工作,构建有beplay官网app 内涵、有科技支撑、有活力有温度的老年友好社区。“通过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效能,不断增强老年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姑苏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费颖认为,推进老年友好社区建设,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老人提供相关服务,提升居家养老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把老人当作需要被照顾的弱者,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甚至成为提供服务的人。

  目前,姑苏区在平江街道梅巷、金阊街道三元一村、沧浪街道潼泾一、双塔街道大公园等4个社区试点开展老年友好社区创建,并首批启动“精品beplay官网app ”进社区、“长者运动之家”进社区、“评弹表演”进社区等共建项目。“接下来,姑苏区还将发挥综合为老中心阵地作用,借力老年大学和专家团队,开设线上‘社区课堂’和‘空中讲堂’,满足辖区老年居民生活习惯和精神beplay官网app 需求。”费颖说。

  同时,姑苏区积极探索建立区、街道二级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低龄化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互助式服务。目前,姑苏区已在苏锦街道光华社区建成全区首家“时间银行”——光华里互助式养老食堂。老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赚取”积分,存入“时间银行”。这些积分可以换取相应的服务,如老年学堂、居家就医、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归属感。

  加快推进智慧养老“拓新局”

  养老事业产业补齐短板协同发展

  “年初,孩子们给我装了个‘平安通’,我本以为又花了冤枉钱,但前两天我一个人在家突然胸闷、心慌,紧急之下按了它。没想到,话务中心马上联系了我儿子,及时送我去了医院。”近日,提起家里安装的“平安通”呼叫设备,家住大观名园的许阿爹连连点赞,“关键时刻,它救了我一命。”据悉,“平安通”呼叫设备是姑苏区“虚拟养老院”居家安全应急智能服务之一。平台的“应急救援中心”话务员24小时在线,一旦接到报警电话,可及时通知到老人家属或相关服务站的站长。

  早在2007年,古城区就开发了网上养老服务点单系统,打造全国首个“虚拟养老院”,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并由姑苏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实施运行管理。目前,“虚拟养老院”已实现区域全覆盖,已累计为全区7万余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失能照护、夜间陪护、生活配送、安防监护、健康管理等各类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是加快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补齐发展短板的关键所在。”姑苏区老龄服务处工作人员王俊兰表示,将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智能产品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和整合,既能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又能满足现代老年人更高的养老条件要求。据悉,为积极推进辖区智慧养老服务,姑苏区已成立姑苏健康养老公司,持续培育居家乐、姑苏康养、福星集团等优质“本土”养老服务企业,并与上海等养老服务水平高的地区的养老企业展开合作,吸引上海复星、国药康养、百行养老等“龙头”企业进行服务输入,依托这些养老企业的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强养老产品种类、质量、功能等方面创新。

  此外,姑苏区还与喜马拉雅、中国银行等企业合作,创新适合养老服务特点的有声服务项目、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实现优势互融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链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聘请相关专家组建姑苏养老智库,为古城养老出谋划策。(苏州日报记者 胡毓菁 苏报通讯员 杨露)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 关闭】 【 收藏】 【 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