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内外兼修”让苏城遍开“文明之花”

发布时间:2022-08-15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聚焦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三方面问题,我市开展专项行动,全力提升城市“颜值”和市民幸福感——

  一场全员行动的“集中体检”,找出影响苏城市容秩序的问题;一次刨根问底的“系统诊治”,因地制宜破解“顽症”,打造亮点……这次覆盖全市的专项行动带来了苏城市容秩序的又一次提升。

  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近期,苏州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城市管理领域“集中体检”专项行动,并从7月中下旬起,组建督导组分赴各县级市(区),对照涉及城管领域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52项检查指标完成现场测评。其中,仅市区就对2546个点位进行了暗访检查和专题调研。针对“体检”发现的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三个方面问题,各地立行立改全方位推进治理提升,擦亮“面子”做实“里子”,为苏城刷新颜值、提升气质。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杨青松说,城市整体文明需要“内外兼修”。“我们作为城市管理者不断优化管理水平,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再提升;每位市民提高文明意识、做好自我规范,积极守护美好家园,大家都在共同努力,为苏州树立文明标杆增添底气。”

全民大扫除

  合力擦亮城市洁净底色

  最近,绿色环保的时尚新风,给姑苏区双塔街道里河社区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居民们发现,小区垃圾分类清洁屋旁随时出现的混装垃圾、路边及楼道里乱堆的杂物不见了,小区环境面貌让人眼前一亮。一系列长期难以处置的“乱象”得到改变,要从一场“大扫除”说起。

  今年6月中旬起,市文明办、市城管局联合开展“共建洁净家园 同创文明城市”全民大扫除专项行动,重点围绕城市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进行全面“拔钉销点”。针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比例高,人员构成复杂,积存垃圾、垃圾房外暴露垃圾等问题严重的现状,姑苏区以“净姑苏 创文明”“净美街巷”活动为抓手,重点针对老旧小区开展了深度清扫,清理卫生死角。

  “以我们为例,社区的老年人和外来租户比较多,垃圾分类的意识薄弱,垃圾过时投放、乱堆乱放问题比较突出,是攻坚治理的头等大事。”双塔街道城市管理处处长董超介绍,他们通过约谈物业方、居委会以及小区内沿街商户,普及环境卫生等政策法规,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过时投放”点位,并适当延长垃圾亭房的开放时间,做到既管好环境卫生,也方便市民群众。在此基础上,街道进一步发挥了垃圾分类智慧监管的作用,在小区清洁屋周边加装AI“智慧眼”,精准发现乱丢垃圾屡教不改的对象,将联合执法部门上门处罚,多措并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专项行动中,姑苏区还创新形式,将惠民服务和文明宣传有机结合,推进环境提升。比如,姑苏区建立运行了首个由党建引领、公众参与的垃圾分类清洁屋——“苏再投·垃圾分类党群服务驿站”。它位于彩香一村二区5幢旁,既是再生资源回收亭,又是党群服务驿站,提供医疗急救、法律咨询、鹊桥联姻等十大便民服务,免费理发、中医问诊、水电维修等十大志愿服务,通过“党建+共建”的方式,在便民惠民的同时让文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两个月来,各地城管部门、文明单位、共建单位、社区以及社会志愿服务团队等合力推进大扫除行动,重点针对社区、公共场所、主次干道、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全市重点场所清理无主垃圾近3万吨,卫生死角11.2万处,并在行动中选取、打造一批“能看、耐看、好看”的精品街区,提炼经验在全市推广。

规范街面秩序

  停车有序让文明入“位”

  在一些商圈和公共交通站点周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屡见不鲜。既要满足非机动车便利停放的需求,又要保证停车有序不影响交通并非易事,尤其是在绿色出行需求旺盛的中心城区。

  近期,姑苏区城管委在全区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周边、农贸市场周边、商贸体等人流密集区域,新增了一批“特别版”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停车标线形式和颜色经过了专门设计,将白线实体边框和蓝线折角施划相结合,并标注车辆停放箭头,引导车辆“同向停放”

  为了遏制广济路新民桥菜场门口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山塘片区城管执法大队持续开展停车有序集中整治,严治车辆乱停乱放,并在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设置违停拖移提示牌,杜绝不文明停车行为“搭便车”,影响行人通行的情况大大减少。

  盘门片区城管执法大队在胥涛路仁恒广场的停车区域试点设置了遮阳棚,一方面避免市民的非机动车在烈日下暴晒,另一方面更有效地引导市民在规定区域内规范停车。

  停车难,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市治理的焦点难题。“以前每次来买菜,都要先把车停得很远再走过来,现在随时来都有位置停。”经常到常熟市琴川街道湖苑菜场买菜的市民陶磊说,自湖苑菜场东侧陶山路道路泊位开展“分时段智慧管理”以来,菜场周边的机动车违停现象几乎不见了,停车也更方便。常熟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像这样在菜场、医院周边安装智慧停车收费设施,合理设置30至45分钟免费停车时间,之后按停车时长计时收费,在白天收费时段的10多个小时内,上述路段能满足临时停车需求近5000次,泊位周转率达12次/天,让停车位真正“活”起来。

  管牢“神经末梢”

  完善街巷功能展现精致魅力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神经末梢”,直接反映市容环境秩序、市民生活质量、城市运行安全,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路面破损、窨井盖破损缺失、空中“蜘蛛网”缠绕等现象的存在,却让“街巷之美”大打折扣,还给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为了守护广大居民的“脚下安全”,今年,全市将对超过3000个问题窨井盖开展整治,通过加装防坠装置、设置窨井盖标识等手段,加强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市城市地下管网专委办持续推动各地边整治边排查,探索通过信息化、物联网等新技术,逐步实现窨井盖实时动态感知,主动发现问题。目前,苏州市试点安装的物联网监测设备井盖已有4000多个。

  头顶的安全隐患同样要根除。如今,漫步在大公园片区古朴的民国风街道上,再也见不到穿行在树叶间的“黑色蜘蛛网”。这里还建成了古城区世界一流配电网大公园节点,完成130公里强、弱电线路入地,拔除立杆409根,建设配电房7座,试点全地埋变1处,大大改善了整个区域的市容环境,消除了因树线矛盾产生的安全隐患,提升了区域供电、通信设施服务能力和运行可靠性。

  焕然一新的还有三元三村沿河外立面等一批重点区域。私拉乱接电线、构件失修、围栏锈蚀、立面老化等问题全部消失了。拆除违建和破旧构件、梳理并用线槽隐藏管线、规整空调外机、实施墙面涂料出新和瓦屋面修补、新增苏式窗套、设置窗台花卉景观小品、安装景观灯带……一场操作下来,有待提升环境面貌的重点区域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处处展现着小街小巷独有的精致魅力。(苏报记者 肖辛)

责任编辑:闫 长武
打印】 【 关闭】 【 收藏】 【 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