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搜索

李静:与白衣战士并肩作战

发布时间:2020-11-27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身形娇小、轻声细语,遇到急难险重报道任务,她却总是冲在前面。她叫李静,苏报集团健康融媒中心记者。

  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战到最危险的地方,和一线医护人员一起坚守苏州定点收治医院,用一篇篇稿件、一个个镜头,生动记录医护人员、新冠肺炎患者、平凡劳动者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她在全省率先采写我省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救治全过程,是苏州首个到定点医院负压病房采访的文字记者。

  在昨天举行的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作为全市新闻战线的唯一代表,李静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去最危险的地方,才有最鲜活的新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苏州所有确诊患者都在市五院A 楼接受救治,这幢楼不少人避之不及,却是李静采访报道的前沿阵地。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发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苏州市民都想知道:病人救治情况如何?医护人员防护设施好不好,够不够?……李静深知,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去现场、到一线,这也是党报记者的使命担当。

  大年初三那天,她和同事一起,在医院感染科专家的指导下,穿起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深入发热门诊和负压病房,直击救治一线。这支融媒团队带来的视频、图片、文字很快刷屏苏城市民朋友圈,而医生比心的海报更是传递了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信心。

  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确诊孕妇顺利分娩、争分夺秒抢救七旬老伯……疫情期间,李静紧盯医护人员“防护关”、确诊患者“救治关”,生动还原了多场诊疗尖峰时刻。

  为了记录苏城抗疫全景画面,她为赶工期的建筑工人递上水,和他们拉家常;连着两天蹲守在垃圾处理区,对清运工展开跟踪式采访;在定点医院“跑楼”,探寻护工们的内心故事……多篇反映疫情下普通工作者抉择、坚守的纪实报道,让众多市民网友深受感动,纷纷点赞转发。

  与医护人员成了朋友,轻伤不下火线

  凌晨还在办公室,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采访现场……疫情形势最紧张的日子里,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对于李静来说是常有的事。采访任务紧急时,李静就申请将医院行政楼的储物间当成临时办公室。通常医院的行政人员都下班了,李静还一边吃着泡面,一边赶着稿子。

  两个多月中,李静跑遍了市五院A楼每个楼层,熟悉这里的医护人员,熟悉他们每天的作息,采写了系列一线战疫报道。携手战斗在战疫第一线,李静也和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2月中旬,李静腮腺发生炎症,右侧脸鼓得像个馒头。医务人员知道后,都劝她赶紧回家休息,但是她却说:“这没什么,千万别告诉我领导,不然我就不能来采访了。”

  “说辛苦,记者一点也不比医务人员少。”医护人员对她这样的特殊“战友”也表示敬意。

  对家庭有亏欠,但无悔记者职业的选择

  33岁的李静从2011年起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先后深耕民生新闻、社会调查新闻、旅游新闻、卫生健康新闻等条线。多年来,她恪尽职守,长期奔波于采访第一线,在一篇篇优秀新闻作品出炉的同时,她最感慨的就是,亏欠家人的太多。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李静和家人团圆的计划再次被打乱。因去过病区,她主动自我隔离——在家严格执行分餐制、吃饭工作在单独的房间、与孩子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妈妈,你为什么在家还要和我视频说话。”儿子的抱怨让她感到十分歉疚。

  “朋友说我为工作牺牲太多,但跟每天坚守在隔离病房、抢救生命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这点牺牲算不上什么。”李静说,作为记者,在抗疫战斗中,能有机会近距离采访、见证白衣天使舍我其谁的大爱情怀,这已是难得的人生经历。“面对病毒,各行各业的人都拧成一股绳,用实际行动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作为媒体人,肩上有职责,笔下有使命。及时准确地采访报道,传递信心,传播正能量,我们才能不辱使命。”她说。(苏报记者 周函)

责任编辑:姚丽濛
打印】 【 关闭】 【 收藏】 【 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