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当前位置: 首页>>绿色吴起
绿满荒山 生态富民
恢复窄屏
发表时间: 2020-12-21来源: 延安日报

  寒冬时节,一场大雪让吴起县的山山峁峁、沟沟洼洼都换上了雪白的盛装。从县城出发,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驱车80公里,我们到达了李树和的家乡吴起县铁边城镇李台子村。

  在李树和的记忆里,20多年前的家乡:“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春种一面坡,秋收一瓢粮……”自然生态极度脆弱,群众生活十分艰难。

  2015年,为了让家乡变绿,在外经商多年的李树和在铁边城镇带头成立“家庭林场”,为村里的生态扶贫做一个尝试。

  “家庭林场”是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进行以林业为主的商品生产的经济主体,是在林业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林业生产经营形式。

  有了想法,李树和着手行动,开始时树木成活率不高,让李树和陷入了困境。

退耕还林后的吴起云雾缭绕似仙境

  “我们这里,地方干旱,成活率不高。但我想,树木只有成林才能有保水作用,也就是说,种得越多,成活的概率就越大。”性格倔强的他,决心要在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山上种出一个“花果山”。

  植树造林,绿满荒山。5年过去了,李树和带头造林2.5万亩,成为吴起县远近闻名的“造林大王”。一座座光秃秃的大山变成了满山是宝的富民山,不仅绿化了山坡,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国家要被子,群众要票子”的双赢效益。

  “今年我利用农闲时间采摘山桃、山杏和沙棘售卖,能增收3万多元呢。”李台子村村民李文成看着满山遍野的沙棘高兴地说,“这都是长在沙蒿蒿林里的‘钱串串’嘛!”

  李文成身有残疾不能外出务工,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自“树和家庭林场”成立后,他和妻子在家门口就近上班,春秋两季植树,加上售卖山桃、山杏、沙棘的收入,算下来两人一年能收入8万多元。李文成激动地说:“是家庭林场让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现在这片土地生态富民两不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林场的管护工作,并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从而更好地带动地方发展,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说起下一步的打算,李树和信心满满。

  截至目前,吴起县共建成5家“家庭林场”,完成造林面积10.3万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当地气候环境,并辐射带动400多户困难群众增收,让昔日的“砍树人”变成了如今的“看树人”,让林子成为村民的摇钱树,让林业产业成为群众的聚宝盆。

  除“家庭林场”外,2015年以来,吴起县“五措并举”走特色生态扶贫路,从将林业项目倾斜到贫困村和贫困户较多的村实施、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生态管护工作、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造林绿化和家庭林场建设、将建档立卡户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扶持贫困户发展林业产业五方面入手,助力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形成了“山地梯田栽果树、荒山荒坡经济林、沟洼共治生态林、林下种养作补充”的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新路子。

  “按照‘生态效益补偿+护林员+财政造林补贴+林下种养+劳务造林+退耕还林补贴’的模式计算,仅生态扶贫一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户每户每年至少增收2800多元,部分户收入突破6000元。”吴起县林业局局长崔江勇如是说。(记者 贺卓 通讯员 温巧莉)

主管单位:中共吴起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吴起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吴起县政府大楼 联系方式:0911-8390197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