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发展 十年跨越)
发表时间:2012-10-31    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说明:
  图①:福建厦门市民住进了新购的保障房。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图②:江西兴国县的学生在吃免费午餐。  新华社记者 周 科摄
  图③:山东枣庄孙守英老人领到养老金。 吉 喆摄
  图④:山东郯城医务人员介绍新农合“一卡通”。 新华社发
  图⑤:宁夏幸福园养老中心的老人在扭秧歌。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图⑥:山东沂源农民喝上自来水。 赵东山摄
  图⑦:山东枣庄农民在收高粱。张 强摄

  这是国家快速发展、走向强盛的10年,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彰显、民生改善迈大步的10年。

  2003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理论,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系列郑重承诺引起全社会共鸣。

  10年来,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教育、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亿万人民奔向全面小康。

  以人为本谋发展,改善民生成主轴

  △2004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年均递增21%,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

  “你幸福吗?”面对这个问题,人们答案里的“幸福”多种多样——

  幸福是有一份好工作,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幸福是收入增加,生活更加宽裕;幸福是住进新房子,家的感觉很温馨;幸福是环境变好了,幸福是不用再缴农业税,幸福是不再担心失学,幸福是困境中总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民生期待备受重视,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民生投入持续加大。

  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纲领,在“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民生指标”。“十一五”规划开始强调“人均”概念,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让1亿农民喝上干净水……“十二五” 规划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等目标,被外电评论为“改善民生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轴。”

  让人民生活幸福、有尊严,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主题。10年来,一项项关注民生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写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重要文件。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多次上调个税起征点,提高国家扶贫标准……这些新政策、新措施,如春风细雨一般传递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给人们带来希望。

  随着经济发展,在财政“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蛋糕”分配结构也在明显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向和重点越来越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一笔笔“真金白银”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2004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年均递增21%,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增长20多倍。十八大代表、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责任编辑:项丽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911933&encoding=UTF-8&data=AA3qPQAAAAcAAClDAAAAAQBD5Lul5Lq65Li65pysIOS_nemanOWSjOaUueWWhOawkeeUn--8iOWIm-aWsOWPkeWxleOAgOWNgeW5tOi3qOi2iu-8iQAAAAAAAAAAAAAALjAsAhQpKQ7ZLEuUp1WlpoySc9ojUgUjTwIUCBwEzXOVMRn_fpEs5b7qJdIVH8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911933&encoding=UTF-8&data=AA3qPQAAAAcAAClDAAAAAQBD5Lul5Lq65Li65pysIOS_nemanOWSjOaUueWWhOawkeeUn--8iOWIm-aWsOWPkeWxleOAgOWNgeW5tOi3qOi2iu-8iQAAAAAAAAAAAAAALzAtAhRkCqbPu8GDUSs5QeEdFHhSxKkgAgIVAIsaSda2X1De-FJX26736IjKk4Zz&siteid=7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