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至25日,在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产生一月之际,新华社连续3天播发“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稿,引起境内外媒体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持续成为国内外舆论焦点。境外媒体在大量刊播的同时,通过评论等方式分析:新华社详细披露领导人出身经历与家庭,对增加中国政治透明度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这次报道不仅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媒体上展现政治新风的精彩亮相,也是中央领导同志报道的重大突破、新舆论格局下的文风创新。新媒体环境下文风究竟为何改?如何改? 改文风对新华社来说不是新鲜事,它早已融入新华人的血液,成为自觉意识。早在1995年,新华社党组就提出在全社采编人员中开展“抓作风、改文风”活动。多年来,新华社记者大力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察实情、讲实话、求实效,不断推出具有情感温度、思想深度、时代高度的精品佳作,既深化了对改文风的认识,又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改文风是对人民至上新闻理念的执着坚守 人民至上,基层是根。报道要想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就必须到基层寻找选题,向群众请教答案。正如刘云山同志强调,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 只有不断深入基层,才有取之不竭的新闻素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深入一线的扎实采访,就写不出“带着露珠的新闻”,就写不出打动人心的精品。穆青的新闻名篇都是“接地气”的产物。他六访兰考、七下扶沟、八进辉县、四到宁陵、两上红旗渠……采写的“河南农村见闻”组稿,讲的是农民的创造,用的是农民的语言,反映的是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这一重大主题,被称为“欢快的田园交响曲”。在“走转改”活动中,新华社逾千人次参加蹲点调研采访、捕捉报道选题,“走基层听民声”“走基层蹲点手记”等栏目播发了一大批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闻稿件。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按照“聚焦网事,走近网民,讲述网语,影响网络”的宗旨,挖掘一批草根英雄、身边好人和凡人善举,如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最美妈妈”吴菊萍、“拐杖老师”谭定才等,积极传播正能量,扩展人性光辉,为新时期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注入了新的时代特征。 只有坚持走近群众,才能获得新闻报道的激情与生命。文风连着作风,作风影响文风。作风扎实,报道容易“短、实、新”,作风漂浮,报道难免“假、长、空”。转变作风,就是要真正走近群众,既要身到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来,才能捕捉到真情实感,搜集到鲜活素材,新闻报道才能改进文风,赢得群众,拥有生命力。在采写《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的过程中,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带领记者深入河南林州采访调研,其间驱车1个多小时山路到太行山深处海拔800多米的白泉村采访,在万壑松涛中,倾听张福根这位当了50多年村支书的老农民畅谈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故事。没有这样深入的采访,就不可能有稿件中栩栩如生的描写。新华社领衔记者张严平认为,没有对实际的了解、对群众的了解,就找不到“感觉”。她举例说,不和王顺友一起走过那样崎岖的山路,就不可能接近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就写不出长篇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只有立足制度建设,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改文风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切实把“人民至上”作为长期坚守的理念和永远肩负的责任,新华社自觉将“走转改”的精神内涵融入日常报道和重大主题报道,各级领导率先示范,以带头下基层的常态化机制保证活动不断深入、取得实效。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深入河南、湖南、甘肃基层调研,领衔采写《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三西”扶贫记》等稿件,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深入贵州、吉林、黑龙江基层调研,领衔采写《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民主选举新风何时吹进新风村——吉林省梨树县新风村村委会换届选举风波调查》《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记“土改第一村”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等稿件,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为推动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新华社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和保障制度,健全考评和奖励制度,加大对基层调研稿件的政策倾斜力度,在全社范围内开展“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活动,有效激发了采编人员深入基层采访调研的积极性。 改文风是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充分遵循 好的报道文风从哪里来?从新闻规律中来。要用好新闻规律这把尺子,采写挖掘真正的新闻。遵循新闻规律,就是要打破陈规陋习,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如何报道。忽视新闻传播规律,片面孤立地强调改文风,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改进报道文风,要立足工作需要,着力增强报道实效。指导实际工作,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功能。工作需要也是衡量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新华社率先改进创新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报道,更加突出对工作的指导性,减少程序性内容。2012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新华社播发的消息不到100字。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时,新华社播发的两条消息分别不足1000字和1300字。在做减法,压缩稿件篇幅的同时,新华社又做加法,丰富报道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后,新华社连续播发《永不停顿,永不止步》等五篇系列评论,全面诠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概括、新提法,突出展示新一届党中央承前启后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此外,新华社还加强对中央领导同志考察活动的回访报道,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看望困难群众的回访报道,独家披露了“总书记亲自提出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中央要求确保见群众、听真话、摸实情”等内容,释放重要信息,推动实际工作。一减一增,体现了新华社对新闻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对改进文风的辩证认识。 改进报道文风,要树立群众观点,有效回应群众关切。新闻报道不是自说自话,不能“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群众爱不爱看,是新闻报道成功与否的最终评判。改文风,就是要始终想着群众需求,根据不同类型群众的需求,刊播不同的内容、提供不同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改文风,改出真正好文风。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十年磨一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报道,以独特视角记录社会转型期真实的中国,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深度报道品牌栏目。 改进报道文风,要根据新闻价值,合理确定报道流量。新闻价值是新闻的核,是决定报道流量(包括篇幅、时长等)的唯一考量,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不能搞“一刀切”。“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等群众语言也鲜明地表示报道的写法、篇幅的长短要与表达的内容相适应。《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洋洋洒洒万余言,群众丝毫不觉得冗长乏味,相反,依然能从中看到历久弥新的力量,并视为点燃心灵的火把。实际报道中,一些记者硬是将消息写成通讯,将特写拉成小说。“绿豆大的核,西瓜大的壳”“高射炮打空靶”,群众不喜欢的,就是这类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报道,穿靴戴帽、拖泥带水的报道。 改文风是对报道方式的勇于创新 改进报道文风,要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不断创新报道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更易为受众喜闻乐见。同时,又不能狭隘理解改文风,朴实不是粗糙、求新不是求怪。改文风,当以实事求是为准绳,否则就会陷入另一种教条和形式主义。 改进报道文风,要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新兴媒体日新月异,新闻信息生产传播即时性、互动性、多样性更加突出,用户和受众需求日益碎片化、分众化、精细化。记者要时刻保持对时代、对生活的敏感,努力把握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在改进文风方面积极尝试、有所创新。2011年6月,为报道好网络媒体高管“红色故土行”活动,新华社记者根据活动主角是网络精英、平台是互联网的特点,最终确定以微博体作为报道文体。这篇“微博体通讯”《“向革命前辈借点勇气吧!”——互联网领军人物眼中的“红色奋斗”》因为富有时代气息、强调原汁原味、凸显人物个性,播发后,立刻引起巨大反响。仅北京地区就有40多家网站在显著位置转发,网民24小时内的点击量超过1亿次,《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也用中英文进行转载和报道。 改进报道文风,要不断创新呈现手段。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并逐渐跻身主流媒体,对传统新闻信息发布方式形成新的挑战。改文风还要积极运用新的采访工具和手段,在新的传播平台赢得主动。在张宝金先进事迹报道中,新华社通过网络、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以网络专题、视频专题、微电影、手机电视等报道手段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式报道。新华网还率先在网络媒体界将直播访谈间“搬”到农村开展在线访谈活动。报道手段的创新,使beplay2体育官网 人物报道更加入脑、入心。在“最美妈妈”吴菊萍报道中,新华社首次引入动漫视频现场情景还原、新媒体客户端展示等多种手段,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受众的不同需求,取得明显效果。 改进报道文风,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群众语言来自生活,发自肺腑,是民生甘苦、喜怒哀乐的直接表达。改进报道文风,关键是“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新华社通过“学用群众语言”活动,总结了一批新闻报道应用群众语言的beplay2体育官网 案例,如“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等,切实增强了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新华视点”微博播发的《党员守底线,国家有希望》《“美丽中国”是一道现实考题》等“关注十八大系列微评”,观点锐利、表达精炼,体现网络表达特色,受到网民欢迎,直接转发评论近万条次,为新华社时政言论报道与新媒体领域接轨开辟了新道路。 同时,新闻报道也要从写作和修辞美学着力,为受众提供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和更集聚的审美元素,变阅读为“悦读”,增强文章的美感和表现力。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写作过程中,记者运用穿越手法、诗化语言、神话点染、主观介入等行文方式,糅进中国画写意以及拙中藏巧的方法,就增强了立体感与意境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美的效果。(刘思扬 作者是新华社总编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