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援藏博士夫妻马新明和孙伶伶:将人生追求融入国家民族大业
发表时间:2014-09-1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9月18日电(记者璩静 罗布次仁) 虽然已经完成援藏夫妻马新明、孙伶伶事迹采访任务,但他们的话语言犹在耳、令人感动。记者在思考:与其他先进人物相比,这对博士夫妻知识层次更高,思想认识更深,我们在关注他们“做什么”时,更应关注他们“为什么”,寻找驱动他们的内心力量……

孙伶伶:选择马新明,是看中人品

  记者:你的那句“跟着他,哪怕去当乞丐也愿意”,打动了我们。我们很好奇,上大学时,你家庭条件好,为什么能看上他?

  孙伶伶:他确实很穷,第一次上我家,连裤子都是借同学的(笑)。为什么选择他?关键是为人和品性。他是个无私的人,心里想的都是别人。上大学时,他靠写稿、打工赚钱,供两个弟弟上学。参加工作后,家乡孩子经常给他写信,有的说没学费,有的说家人生病了,他都会寄去几百元,他的工资也就五六百元。

  他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长跑时,从头到尾几乎是一个速度。他的英语底子较差,为了考外派,他坐公交时都带着随身听,最终顺利通过考试,获得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修的机会。为考硕士,他至少进过5次考场,后来竟然拿了两个硕士。读博士,也是连续考了3年。

  他是一个有正义、有担当、有血性的人。上中学时,他和几个同学没钱买饭,他就领着大家,等别人都打完饭后,到窗口对服务员说,我们可不可以帮你们干点活,换点饭吃?遇到不平之事,他会挺身而出。坐公交车,售票员嫌弃外来民工,他当即批评售票员说:我真为你感到害羞,你在丢北京人的脸。跟他在一起,我心里非常踏实,很有安全感。

马新明:援藏一为回报社会,二为实现人生价值

  记者:你是少数民族出身,作为少数民族援藏干部,有什么特别感受吗?

  马新明:我出生在云南偏僻的彝族山寨里。父亲20岁腿就瘸了,母亲长年多病。我是长子,下有两弟一妹,我上了3年学就辍学了。但我酷爱读书,母亲给我备的午饭,荞耙耙或土豆,我舍不得吃,等小伙伴放学时,就拦住问,今天老师教什么,你教我,我把饭给你吃。辍学一年,居然没耽搁学业。

  有句谚语叫“千里彝区无乞丐”,说的是只要有一口吃的也要分享,不能让一个人挨饿。如果有人乞讨,就是本村寨、本家族的耻辱。所以,我在邻里的帮助下,又重回到学校。上大学时,团中央希望工程资助百名大学生,我是其中之一。在北京工作期间,我一直得到领导、朋友、组织、社会的关怀。

  有机会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貌,是我一生的梦想。西藏受自然环境制约,发展相对滞后于内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在国家战略全局中有重要地位。西藏在国际上的关注度高,如果西藏建设不好,党的执政形象就会受到影响。还有一个初衷是,北京人才济济,个人要想发挥点作用并不容易。我们靠踏实地干,如果去干别人不想干的事,没准还能干出点成绩来。

孙伶伶:得与失,在于人生的价值取向

  记者:你是法学博士,又在海外留学访学过,做过涉外律师,在中国社科院是科研骨干。援藏中断了学术研究,也耽误了要孩子,你是如何理解这些牺牲的?

  孙伶伶:我对物质要求不高,要不然也不会选择马新明。读博士时,兼做涉外律师,一个小时有300美金收入。博士毕业到社科院后,月工资很低,但我不后悔。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我全是读的公费,当然应该为国家出些力。

  我在社科院,主要从国际法角度研究中日关系。工作刚一年时,《人民日报》发表了8篇批驳日本右翼不当言论的时评,其中有3篇是我撰写的,很快在学界产生了影响。在事业上升时选择援藏,一是担心马新明身体出问题,两个人可以互相照顾;二是我们在西藏比在北京更能发挥作用,更能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另外,我们身边有很多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孩子,可以作为自己的孩子来培养,不一定非要自己生的;虽然在职称上吃了亏,但我在涉藏研究上收获不少;虽然患了高原病,但与长期在藏工作的同志比,我们实在算不了什么。衡得失,我们的得,要远远大于失。

马新明:处理问题既要勇于担当,又要柔性操作

  记者:前些年,拉萨到处是拉客的中巴车,对拉萨城市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你任副市长分管交通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解决中巴车全部退市问题。你认为,援藏干部在处理西藏社会管理问题时,如何把握好尺度?

  马新明:治理过程曲折艰难。中巴多达570辆,涉及数千人。处理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上访事件。同时,几百辆公交车上市,数千名司乘人员的配备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能够得以顺利解决,是因为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决心,花了很大气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西藏,社会管理是项艰巨任务。操之过急,会引发敏感问题。处理这些问题,一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不推诿、不退缩、不敷衍。二要充分调研,摸清情况,吃透中央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依规办事,硬性任务柔性操作。三要心里装着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来考虑,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四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一对一、挨家挨户进行交流,沟通思想,实行信息先行发布制度,确保正确信息引领舆论。五是依法处理,必须用法律的尺子来考量各项工作,做到公平与正义。

责任编辑:王文宇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