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议政录)孙建博代表:国有林场林区改革事关生态文明的可持续
发表时间:2015-03-0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罗博 王海鹰)“最好的生态屏障在国有林区林场,没有国有林区林场的改革,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就难以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原山林场场长孙建博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提到要“深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而且提出今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1000万亩、造林9000万亩等具体目标,再次从国家层面表达了对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尽管孙建博是一名一级甲等肢体残疾人,但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将原山林场从一个20年前连续13个月发不出工资、负债4000多万元的“要饭林场”,发展至目前集林业、副业、旅游业等多产业并举的现代企业集团。

  近几年来,为了摸清国有林场改革的问题,他又带着轮椅先后到广西、广东、海南、吉林等地林场调研。

  “我两年走访了4个省的11家国有林场,发现很多林场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历史欠账多以及林场职工的贡献与所得严重不相对称等突出问题,并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革建议。”孙建博说。

  今年两会前,期盼多年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终于出台,对国有林场和林区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作为一名老林业人,孙建博坦言,国有林区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基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新的改革方案无疑为国有林场、林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不过,孙建博也建议,尽管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但受地理条件、历史沿革、南北差异等因素的制约,需要充分考虑林场间的差异化,科学有序地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围绕这些问题,孙建博今年又提出了22条关于林业改革的建议,他认为,国有林场的改革不同于一般性的事业单位改革,不能照搬一般性事业单位改革的做法。不仅要解决好定员定编、人员分流、长期债务等问题,更要立足长远,建立保障国有林场和生态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地林场改革不是为了单纯的甩包袱和搞活林场经济,而是要通过完善和创新机制,使这部分珍贵的国有森林资源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孙建博说。

责任编辑:贺 宏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