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社社长:回归常识 保持常态
发表时间:2012-02-17    来源:解放军报

图为孙晓青社长在大年除夕,登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甘巴拉雷达站,采访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官兵。

  龙年新春渐行渐远,解放军报“新春走军营”活动却让人回味无穷。

  根据中宣部的要求和总政领导的指示,报社编务会做出“新春走军营”整体策划。黄国柱总编辑打响第一炮后,我于1月19日带空军分社社长李国文、成空特约记者刘应华赶到西藏,与正在成空驻藏某指挥所代职的军报总编室副主任刘兴安、西藏军区记者站站长郭丰宽合兵一处,先后采访了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驻藏空军两个场站、一支驻训高原的飞行部队和3个高原雷达站,还采访了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三连和距军区最远的昆木加哨所等单位。除夕之夜,我们是在位于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雷达站度过的,那里极度缺氧,我们只能忍着头痛座谈,吸着氧气写稿。为了让战士们安心看春晚,刘兴安还坚持替战士站岗2个小时。

  “新春走军营”采访活动是编辑记者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所进行的一次“走转改”实践,目的在于接地气、生灵气、树正气。高原缺氧,但是不缺“地气”。行走在高原,思维的层次似乎也随海拔的上升而抬高,我终于悟出,所谓接地气,说到底接的是传承之气,求实之气,静心之气。一句话,就是要让我们这些新闻人时时呼吸到远离喧嚣、拒绝浮华、淡泊名利、抵御诱惑的新鲜空气。

  先说传承之气。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开创已近百年,许多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诸如:实践是第一性,新闻属第二性,“脚板底下出新闻”。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新闻竞争的愈演愈烈,一些同志对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淡忘了,误以为泡会议室、扎文件堆、坐着飞机满天飞就是抓新闻,不愿意深入基层进行艰苦细致的采访工作,致使一些报道越来越空,越来越假。这次西藏之行,我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记,边写边发,在与基层官兵的密切接触中,在对大量素材的直接占有中,体验到一种回归常识、承接传统的快乐,由衷感到:付出艰辛于生活,采撷新闻在一线,记者就该这么当!

  再说求实之气。“走转改”所倡导的,是一种深度调研,是要发现一些仅靠走马观花发现不了的东西。采访中,我们奉行 “下笨功夫,求高效率”的原则,坚信没有扎实采访的笨功夫,就不可能有快写快发的高效率。短短半个月,我们看到了部队的许多新发展新变化。当然,发展中也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一些部队专门给海拔4000米以上的连队安装了制氧设备。问题是设施有了,标准经费却没着落,这些设施多数时间也就成了摆设,遇有情况才偶尔用一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以人为本与摔打部队之间,应该找出一个更加科学的平衡点。让战士经常吸氧固然有好处,然而一旦有事,部队能背着氧气瓶打仗吗?这些问题,不深入一线,很难有实际感受,更不可能发挥记者专长,通过特殊渠道帮助部队反映实情、解决难题。

  说到静心之气,感触更深。这次进藏,有一项重要任务:回访李素芝。由于这些年对李素芝宣传比较充分,所以行前很担心没的可写,不料上山一见面,顾虑立马打消:李素芝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比我们的想象更丰富、更生动,我们认为很难做到的事,在他的生活中已属常态。同样,对于上甘巴拉,开始自我感觉很英雄,然而与我们同行的刘应华,已经是第46次登上这片高地了。问其动力何在,他回答:心“脏”了,上来洗一洗。虽是笑谈,却让我们心中一动。人的思想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高原环境艰苦,但责任十分重大;边关生活单调,可任务非常明确。在珠峰脚下的某边防团三连座谈时,淳朴的战士这样说:再远再险的地方总得有人守,再苦再累的工作总得有人干,既然党和人民把这段边防交给我们,我们就决不能把它守小了,更不能把它守丢了!话不陌生,是一代又一代边关将士口口相传的说法,更是他们传承至今的行动。由此想到,市场经济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人人都去索取,都去牟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要有一批甘愿牺牲奉献的人,正是这些人打造了我们民族赖以自强于世界的精神高地。那一刻,我们确定了当晚发稿的主题:《仰望珠峰》。

  沉到基层,融进生活,与官兵交往,向实践讨教,总有学不完的东西,受不尽的教益。当记者把笔尖和镜头对准那些值得我们讴歌的人们时,请不要忘记眯起眼睛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相比之下,如果它蒙垢了,污秽了,一定要自觉洗一洗,这就叫洗心革面。心灵净化了,才会有激情迸发;思想升华了,才会有灵感闪现。一位部队主官在看了我们的报道后给我发短信说:一次缺氧一生不缺精神。

  进藏前,许多同志劝我说,你岁数也不小了,何苦非要上高原,而且是在冬季?我的想法起初很简单:42年前,我的“兵之初”从云南边防起步;12年前,我到南疆军区任职,走遍帕米尔高原和阿里高原;如今,当我面临即将退休的人生转折时,我希望在高原边关画好军旅生涯的句号。短短13天的西藏之行,我的认识深化了。借此机会,我想告诉年轻的军事新闻工作者,我们的人生之根在基层,新闻的活力之源也在基层。“走转改”不是权宜之计,如何把它贯彻到底,使之成为新闻工作的常态,既是我们必须写好的下篇文章,更是我们应该为之努力的终生课题。(解放军报社社长 孙晓青)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项丽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06846&encoding=UTF-8&data=AAe73gAAAAcAACLrAAAAAQAx6Kej5pS-5Yab5oql56S-56S-6ZW_77ya5Zue5b2S5bi46K-GIOS_neaMgeW4uOaAgQAAAAAAAAAAAAAALzAtAhQIJe7PVImeJRqEB9U3moMhCkbFAgIVAI-2lldbQgRgLOn0qjsChXqE6wPp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06846&encoding=UTF-8&data=AAe73gAAAAcAACLrAAAAAQAx6Kej5pS-5Yab5oql56S-56S-6ZW_77ya5Zue5b2S5bi46K-GIOS_neaMgeW4uOaAgQAAAAAAAAAAAAAALzAtAhR6lSNc5-cEbMlvj24zRH2-XsTTeQIVAI4K3vs6-CVD-r_UK1f6nv8z4UiN&siteid=7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