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30 17:35:00 来源:菏泽文明网
今年以来,郓城县通过开展国粹、非遗、地方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beplay官网app 进学校课堂、进社区课堂、进乡村“复兴少年宫”课堂等活动,让传统beplay官网app 充分温润、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国粹进课堂,提振精气神
“左脚向左开步,两臂向下交叉,举至头顶,两侧劈拳......”,在武安镇冯庄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练习“一路长拳”拳法。自2021年起,学校便将传统武术融入体育课、课间操,作为日常教学活动来开展,逐渐成为常态。??不止冯庄小学,近日,一则《郓城:人人都会功夫瞒不住了》的短视频广泛传播,镜头前,郓城县英才学校、郓城县三屯初级中学、郓城县武安镇中心小学等在校学生,纷纷亮出“绝活”,展示中华武术风采。、
武术是四大国粹之一,郓城县是武术之乡,尚武精神代代相传。为激发孩子学习传统武术的兴趣、积极性,全县不断加大传统体育宣传力度,邀请郓城体育名家、郓城县宋江武校师生等,开展“传统体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在各中小学校,通过大课间、体育课、社团活动、“艺体节”、学校运动会等形式,将武术、舞狮、毽球、跳绳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其中,使原本的课间操、体育课等更具特色,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未成年人学习传统武术的兴趣、积极性。在乡村“复兴少年宫”,以“中国好人”颜廷龙为代表的武术爱好者们通过开展志愿宣讲等方式,义务教授未成年人武术套路、讲解武术知识,发扬武术精神。2月份,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郓城宋江武校多名学生参与了开场表演《立春》节目,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传统武术之美、传统beplay官网app 之美。
非遗进课堂,培树创造力
5月25日,“山东手造”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在英才学校举行。非遗传承人杨秀玲将剪纸工艺带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beplay官网app 体验。8月11日,来自葡萄牙及巴西的50余名华裔未成年人线上参加了“山东水浒少年网上营开营仪式”,共同学习了郓城剪纸课程。
郓城剪纸是非物质beplay官网app 遗产代表性项目,蕴含着古人丰厚的智慧,但让学生感兴趣、愿学习、想传承也并非易事。为让剪纸走进孩子的内心,郓城县剪纸传承人遵从“师古而不泥古”的方式,在继承古人的技法与理念基础上,又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使用新的观念与内容来表达。其中,我县剪纸作品《百鸟朝凤》曾荣获世界纪录证书,《黄河情》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剪纸传承人在讲解过程中,依照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教授低年龄段孩子剪出“穿裙子的小女孩”“小苹果”“小星星”等简易作品,教授年级较高的孩子剪出灵动窗花、动物头像等作品,让未成年人提高动手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逐渐喜欢传统beplay官网app ,做中华传统beplay官网app 的继承者、传播者。为延续剪纸生命力,郓城县研发生产剪纸艺术品及衍生品,形成了集设计、剪制、装裱、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20余个国家和地区,用小剪刀剪出大产业,赋予了剪纸艺术发展的新动力。
地方戏曲进课堂,体悟真善美
在郓城县陈坡乡乡村“复兴少年宫”里,柳子戏教学老师尹茂生、刘伟、黄广东正在指导学生练习戏曲唱腔,讲述戏曲艺术在传承beplay官网app 、涵养道德、美育心灵方面的独特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少未成年人已经掌握了柳子戏、京剧、山东梆子、枣梆、两夹弦、大平调、大弦子、四平调、山东琴书、豫剧、黄梅戏等剧种。
为让未成年人接触戏曲,郓城县鼓励各学校开设戏曲课程,将戏曲纳入中小学日常教学内容中,组织戏曲知识讲堂,让更多的未成年人了解更丰富的戏曲知识,进而丰富学生学识、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目前全县开设戏曲课程的学校有20余处。为让未成年人爱上戏曲,全县积极打造品牌亮点,不断发扬壮大地方戏种,把优秀传统戏剧曲目引进校园、引进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引入乡村“复兴少年宫”。截至今年11月份,全县创建传统戏曲品牌亮点有10余处。其中,陈坡乡希望学校自2005年起就已开展“柳子戏进校园”活动,已形成自己独有的beplay官网app 品牌,被山东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为艺术院校输送了一批优秀柳子戏学员。??近年来,郓城县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beplay官网app 为目标,积极开展传统体育、戏曲、剪纸、经典诵读、书法等传统beplay官网app 活动,推进优秀传统beplay官网app 的传承与发展,帮助未成年人在耳濡目染中触摸古人智慧、思维方式,真正热爱,与之共鸣,自发传承,达到以优秀传统beplay官网app 涵养未成年人、浸润心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