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泉州市委文明办获悉,泉州的庄丽珠、蔡金钗、张生才分别入围今年5月“福建好人榜”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类候选人。2021年5月“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已启动,广大网友可登录福建文明风及泉州文明网网站、或“文明福建”“泉州文明网”微信公众号参与点赞投票。
八旬母亲47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儿子
庄丽珠,女,汉族,1939年12月出生,群众,泉港区前黄镇凤阳村村民。1974年,11岁儿子因误陷入雪坑里,造成半身瘫痪。47年如一日,庄丽珠不离不弃照顾残疾儿子,每天坚持给他换尿布、捶背、捏腿,洗脸、刷牙、刮胡子,把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在儿子最迷茫时,鼓励儿子画画,寻找精神寄托,为儿子打开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户。
1974年,庄丽珠带着三个子女到部队省亲,长子连育红外出时不慎跌入雪坑,被救出时已经不省人事。经过抢救,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但也因此半身不遂,只能长期卧床。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击碎了庄丽珠的美好愿望,之后的生活,她既要照顾瘫痪的长子,抚养年幼的孩子,还要照料卧病在床的公婆,一天下来没有一刻能歇着,生活的重担沉沉地压在庄丽珠肩上。
意外发生后,每天早晨5点,庄丽珠就得起床,做好饭菜,打扫完卫生,然后给儿子洗脸、刷牙、刮胡子,把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坚持给儿子捶捶背,捏捏腿,活络活络筋骨。她对自己非常苛刻,舍不得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吃饭也是随便凑合,但她对待儿子却从不吝啬,一日三餐变着花样为儿子做饭,生怕他吃不好,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儿子。
细心的庄丽珠发现儿子经常会在废旧纸上画些小动物,她抱着尝试的想法,给儿子买了本小人书,没想到儿子竟痴迷了。他不仅喜欢小人书里面的故事,更喜欢里面充满侠义的人物,每个人物他临摹了一遍又一遍,画纸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儿子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庄丽珠喜上眉梢,又愁上心头。画画需要的颜料和画册专用纸都很贵,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庄丽珠却从不抱怨,她全力支持儿子,鼓励儿子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她饲养家禽,把自家养的鸡拿到市场去卖,换了钱,买儿子手中的画笔,春节没扯上的布变成儿子笔下的纸,荤菜改成素菜换来儿子画盘中的颜料。
一转眼,47年过去了,庄丽珠老了,但她不敢老,因为她深知只要她活着,儿子就有希望!
民营企业家的诚信情怀
蔡金钗,1973年4月出生,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始终坚持把诚信经营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并将“诚信正直、客户信任”的价值观融入企业。2020年,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评为全国“诚信之星”。
蔡金钗从小听着蔡氏的家训“诚信仁义”长大,在这种诚信beplay官网app 的熏陶下长大的蔡金钗一家,恪守着诚信的做人原则。蔡金钗有6个兄弟姐妹,童年时家境捉襟见肘,靠父亲贩卖农副产品生活,经常需要四下借钱。守信守义,按时还款,是父母挂在嘴边的教诲。
在家风祖训濡染下长大的蔡金钗,也把这种诚信beplay官网app 带进了企业。1996年,蔡氏兄弟创办了盼盼食品,蔡金钗与哥哥蔡金垵在打造企业beplay官网app 时,就将“诚信正直”写在第一条。
2005年,公司推出盼盼法式小面包。这款产品一经上市,便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一时间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经销商到工厂连夜排队等候拿货的景象。而在此期间,一次蔡金钗亲自做市场调研时,发现一批颜色不均的瑕疵产品,便决定把这批瑕疵产品全部召回销毁,损失上千万元。在经销商纷纷表示不解时,蔡金钗说:“有瑕疵的产品就不能流入市场,这是对消费者的诚信。你只有对消费者讲诚信,把好的产品呈现给消费者,消费者才能信任你的品牌,你才能赢得好口碑。”
2003年,盼盼食品重金研发并投产一款蛋奶薯片产品。但是,由于产品没有定位好,投入市场后出现了滞销现象,库存量比较大,企业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最严重的时候,公司资金链十分紧张,甚至影响到员工工资的发放。困难之际,有人建议蔡金钗推迟给员工发工资,让公司渡过难关之后再给员工补发工资。但他向银行贷款和向供应商借款,坚持准时给员工发放工资。
2020年疫情期间,盼盼食品第一时间向湖北捐赠爱心物资,前后累计向湖北捐赠了饮料、面包等价值2000万元的爱心物资,援助了包括武汉雷神山医院在内的110余家定点医院。
多年来,盼盼食品还致力于精准扶贫、春雨关怀行动、对口帮扶,扶困敬老和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资超2亿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蔡金钗本人更荣获第8届中国公益节全国年度公益人物奖,还荣获福建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称号和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四十载守护柑桔产业的辛勤“园丁”
张生才,男,1960年5月出生,原为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站长、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场长、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四十年前还没到20岁的张生才来到了永春天马柑桔场,从此踏上了漫长的柑桔种植管理技术的求索之路,一路走来,张生才兢兢业业,将自己视为守护柑桔产业持续发展的忠实“园丁”,带领科研团队创造出领先全国水平的黄龙病疫区(山地)柑桔栽培新技术永春模式,实现了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世纪更替的2000年,柑桔黄龙病开始蔓延侵袭永春主产区,柑桔生产遭受严重影响,果农损失惨重。张生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赴湖北、临浙江、到广东,上北京,向专家教授报告情况,诉说心愿,请求援助,人都跑瘦了10多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少柑桔科研单位和著名专家被他的真诚和专注所感动,天马柑桔场如愿以偿地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华中农业大学的10多位教授也馈之以桃李,多次前往天马柑桔场等处,现场指导防控柑桔“黄龙病”,还建立远程指导机制。
张生才还利用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扎实推进综合试验工作,从华中农业大学等引进“华柑2号”无病毒柑桔良种接穗,选送永春芦柑优良单株天芦1号进行脱毒处理;建成了采穗母本园2个;保存68个不同柑桔优良品种;建成育苗网室23个,采用“天芦1号”等良种作为接穗。当年,第一批定植的柑桔无毒苗木开始收成。进入产季的第二个丰收年,果园的产量已经达到6000担,一级果率也提升至90%以上,显现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张生才不但在学术上成绩斐然,而且将上田间下地头作为必修课,不余遗力把既管用又前沿的技术服务及时送到广大果农的手中。德化县葛坑的果农在柑桔果园管理上遇到难题,请他排忧解难。张生才放弃休息日赶往果园,细心考察之后准确判断柑桔缺硼的原因,并当场教会果农解决办法,让果农感激不已。
视柑桔事业为生命的张生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截至目前,他的足迹遍布县内乡镇的20多个贫困村。除此之外,他还将服务对象延伸至泉州地区晋江、南安、安溪、德化等地,并扩大到建瓯、永安、尤溪及海南、广东、江西、云南等地,指导推广运用永春种植管理模式的柑桔果园81万亩,已在永春县建立70多个、面积近3万亩的柑桔种植示范片,组织各类培训80多期,受训达8000多人次,示范带动果农大户200多户致富,培育新型农民500多人。张生才就是这样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用无悔的坚守砥砺奋进在振兴柑桔产业的新征程。(林婕 陈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