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寨土纸“炼”成记
责任编辑:党 建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更多

李福安把舀好的又一张纸在纸堆上迭放好。新华社发(龙涛 摄)

  土纸又叫火纸,曾广泛用于包装、衬垫和祭祀等。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如劳村原是一个“土纸”村,这个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寨曾经80%以上的人家有土纸生产作坊,经营土纸生产数百年。

  这里生产的土纸以嫩毛竹为原料,配以石灰去青,不用任何化工原料,全靠手工操作而成。产品比市场上流行的一般土纸薄,韧性好、易燃烧,烧后的纸灰呈白色,深得人们喜爱。但这种土纸有几十道制作工序,包括砍竹、挞竹、破竹、腌竹、洗竹、舂竹、打浆、煮膏、舀纸、榨纸、起纸、晾纸等,生产周期长达三四个月。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家退出了土纸的制作生产。如今,全寨只有李福安和李福多兄弟俩仍在坚持着。

  今年67岁李福安从小就跟父亲造纸,50多年的磨练,他早就成为造纸界的行家里手。一般人造纸选竹要仰头察看竹杈有多少,他只用刀背敲一下竹子,听声音就知道是否适用。他介绍说,造纸的许多环节都是技术活,比如往纸浆里加用植物叶子煮成的“滑水”,加少了成不了纸,加多了纸又太粘揭不起,成了一堆竹泥。这就需要工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李福安每年造纸30000多张,收入3000多元,产品都是外来商贩上门收购。

  李福安说,如今时代变了,土纸的市场越来越小,但他们一家会把这门手艺坚持下去,不愿看到它失传。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