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纪念向秀丽烈士牺牲55周年座谈会举行
责任编辑:蔡兰 陶恒
来源:广州文明网
分享到:
更多

向秀丽

座谈会现场。

1959年1月15日12时43分,舍身救火的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工人向秀丽牺牲,青春定格在25岁。《广州日报》率先报道了这一可歌可泣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雷锋曾在他的日记中提到他读向秀丽相关事迹:“越读越使我感到浑身是劲,越读越使我敬佩,越读越想读……”
  半个世纪后回望,向秀丽这个名字通过教科书、歌曲及回忆录,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4月2日,在其牺牲55周年之际,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医药集团和广州日报社共同举办纪念座谈会,探讨向秀丽精神的当代内涵。
“我老了,很多事情记不得了。但秀丽的事迹讲了一辈子,记了一辈子,她永远是我25岁的好妹妹。”
   ——向秀金
  “新闻报道既要准,又要快,必须靠深入采访,让事实来明辨是非。”
——郭永华
  “我刚刚动完癌症手术,但是想起座谈会是探讨向秀丽精神,在她的鼓舞下,我还是来了。”
   ——张磊
向秀丽生平
  生于1933年,十二岁进火柴厂当童工。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广州市和平制药厂、何济公制药厂当包装工人。1958年12月13日,所在地车间因酒精瓶破裂,酒精蔓延起火,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属钠,她侧身卧地,截住燃烧的酒精,避免了一场严重爆炸事故。自己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959年1月15日去世。
向秀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座谈会会场布置简单大方,向秀丽生平故事和55年来的纪念活动,被制作成展板进行生动地展示。
  座谈会邀请了100多名各界代表参加。85岁的向秀金,向秀丽的六姐代表家属第一个发言。她言未及,泪先流,“我老了,很多事情记不得了。但秀丽的事迹讲了一辈子,记了一辈子,她永远是我25岁的好妹妹。”
  历史从来没忘记过向秀丽。2009年,向秀丽被中央宣传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去年三八节期间,广州市妇联票选向秀丽为“感动广州60年10位最美女性”之一。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第政认为,向秀丽精神仍不失时代之光,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民族和社会具有重大价值和社会意义。
成立“向秀丽突击队”
  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向秀丽突击队第一批成员之一的张磊教授第一句话就赢得了掌声:“我刚刚动完癌症手术,但是想起座谈会是探讨向秀丽精神,在她的鼓舞下,我还是来了。”
  他回忆,向秀丽牺牲那年,他刚分配到广东省社科院工作。相关事迹经过报纸披露,引起年轻同志强烈共鸣,当晚,他们就议论如何学习向秀丽。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成立“向秀丽突击队”,尽心尽力做好事。
  这支“向秀丽突击队”在当时引起关注,年轻人不仅在院内开展活动,还曾抱着灭火器跑去附近救火。
  回忆至此,张磊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应时时重温,英雄人物应该经常追思和怀念。”
4个月19万人参观事迹展
  55年前,向秀丽牺牲后掀起了全国性的学习活动。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崔瑞驹回忆,当年他还在团市委工作,是开展学习向秀丽活动的亲历者。当年活动的直接意义是,他和青年人一样受到了深刻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
  根据他的回忆,向秀丽牺牲14天后,市委宣传部就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向秀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品质。同一天,共青团广州市委全体委员就到事发地点——何济公制药厂化工车间现场悼念。
  一系列的活动掀起了纪念热潮,随后,1959年3月4日还举办了《向秀丽同志事迹展览》,不到4个月就有19万人次参观,其中外地观众占了3万多人,还有前苏联、波兰等十多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团。匈牙利的观众留言,“我们把向秀丽同志的生平和她的英勇事迹作为匈牙利青年的榜样。”
  崔瑞驹还记得,当时他就思考人生如何才有意义,在危难面前该怎么做等问题。这些思考是他成长的痕迹:“向秀丽虽然已经离开我们55年了,但是她的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她永远是我25岁的好妹妹

听向秀丽六姐讲述妹妹的英雄事迹
  85岁的向秀金逻辑清晰、中气十足,回忆起向秀丽的牺牲,她很痛心,反反复复地讲:“她手肘和膝盖都被烧得见到骨头了,看得我心痛得几天吃不下饭。”
  1958年12月13日晚上,向秀丽在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化工车间上班。不料酒精倾洒,瞬间燃烧起来。更可怕的是,如果蔓延到几米开外的几十公斤金属钠上,将会发生爆炸。到时,工厂所处的广州上下九商业区内的商铺和居民都会难逃厄运。她没有多想,猛扑在地阻挡酒精流向金属钠,火势将她吞噬成火人……
离世前说自己“不后悔”
  出事后,向秀金和家人立即赶到医院。看到被烧得体无完肤的妹妹,她哭得说不出话。而向秀丽醒来时的第一句话问的竟是“有没有爆炸?”得知保住了单位财产,她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就让前来看望她的人回去,不要耽误工作。
  向秀丽在医院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月。她让医生把床拉向靠近隔离病房的玻璃,跟家人讲话,说如果她不去救火,肯定会爆炸。直至离世,她都没有安排过自己的身后事,只是说自己从不后悔。
  进行遗体告别仪式时,向秀丽的孩子崔定邦才1岁多。向秀金抱着他,他的小手还拉着妈妈说:“上班,妈,上班,妈妈上班。”全家人都哭得不能自已。
后辈不能忘记向秀丽
  向秀丽精神成为了时代的符号,民族的骄傲。不过,向家并没在其中获得多少物质奖励,只有崔定邦和向家的十二妹免去了读书费用。
  后来,崔定邦直到上小学一年级,才从课文《向秀丽姐姐》中了解到自己母亲的事迹。他说,每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会想起母亲奋不顾身的形象,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母亲伟大的人格力量已经超越了母爱的意义。
  向秀金说,这辈子她讲了很多遍关于向秀丽的故事,她还要继续讲妹妹的勇敢、奉献精神:“我们不会以此向国家索求什么,我们会用一生去记住有过这样的好妹妹。”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