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人们探寻事物本质、揭示事物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次历史飞跃、社会主义实践的每次重大突破,都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党的百余年奋斗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法宝。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是人们深入实践去了解和考察情况,探求事物的性质、发现其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都始终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贯穿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就十分关注贫困居民和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并注重在这一领域的实践研究。为了深入了解贫困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状况,他不仅学习和研究相关经济学知识,还深入调研他们的生活状况。1880年,为详细研究法国工人阶级的社会状况,他制作了《工人调查表》,列举了工人生活状况、薪酬工资、家庭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科学制定法国工人运动革命策略提供了现实依据。恩格斯也同样注重调查研究,他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实地走访大量街道和社区,主要包括利物浦、西约克郡、都柏林、伦敦、曼彻斯特、布莱得弗德等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恩格斯将行业分为矿业、农业、金属业和纺织业,工人阶级分为工业无产阶级、矿业无产阶级和农业无产阶级,为深入了解工人阶级状况、给工人阶级制定正确的斗争纲领与解放路线奠定了基础。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调查研究方法。为了掌握俄国社会发展的状况、了解俄国农民生产和生活情况,他深入俄国的塔夫利达省地方自治地区,详细了解该地区农民的经济活动实际情况。他认为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村社农业发生了资本主义式的分化,并撰写出《南俄农民经济》调研报告。正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制定一个又一个科学的决策,最终引领俄国革命走向成功。
调查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调查研究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中间环节和关键支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倡导调查研究,而且还身体力行深入中国社会基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很多光辉的著作。比如,他在《农村调查》中强调,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与调查研究这个中间环节和关键支撑是分不开的。正是在此基础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一条领导中国革命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走自己的路,通过实地调研去了解真实情况,他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新时代中国重大的战略问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通过实地调查,精准了解问题,为科学制定决策、有效实施决策提供基础。同时,在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领导干部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的急难愁盼等现实问题展开,同时也要围绕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或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正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党的创新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
调查研究是新时代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有效方法
调查研究既需要与党中央的决策工作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改革任务异常繁重的进程中,亟须将调查研究工作做深做实。
调查研究要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一方面,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紧紧依靠群众,无论是调查的目标与内容,还是调查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要深入人民群众,向群众表明调研的意图,得到群众的支持,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群众难题。当前,要处理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诸多问题,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复杂利益诉求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实地调研中通过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让人民群众把真实的诉求和困难表达出来,找到问题的诱因和解决办法。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智,善于将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凝聚起治国理政的良策,是党不断成就伟业的重要方法,在调研实践中也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善于总结群众在创造性实践中的经验智慧,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贡献民智。要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力戒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在田间地头办公开会、在群众家中协商议事,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发现群众的困难诉求,在干群之间构建畅通的信息渠道,使调查研究成为解决群众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
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调查研究,走访全国重点贫困县和村,找准贫困根源、找到脱贫之策,最终使得全国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既要深入了解实际状况,又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必须具备的态度。只有秉持这一工作态度,才能把调查研究开展扎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要坚持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基层社会动态,为科学有效的决策奠定基础。既要调查,又要研究,通过调查结束后的深入思考,善于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发现具有规律性的本质,把调查研究工作做透做实。当前,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外部风险挑战加大,我们更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用好调查研究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法宝,解决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王 里 双传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