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开展30年、累计服务青少年读者近10亿人次,全国妇联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硕果满枝。7月18日在京启动的第31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上,地方妇联、活动组织方、家长、中小学生代表介绍工作经验、讲述阅读故事,分享成长与收获。
30年,一届又一届播种生根
据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中国妇女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30年来,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保持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并进一步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书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扩大辐射范围,持续提升影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1993年第一届“爱我中华 爱我家乡”活动开始,30年来,活动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阅读+实践”的组织方式,成为全国持续时间最长、覆盖人群最广的读书活动。
30年来,读书教育活动每年都结合中央宣传任务,始终贯穿爱国主义教育这条主线确定主题。中国妇女出版社注重做好新思想的分众化、通俗化阐释,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喜欢读、有收获。如《传承优良家风 争做时代新人》少年读本,通过中华传统家风故事、革命前辈家风故事、英雄模范家风故事、我们身边好家风4个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教育部、中宣部、全国妇联等八部门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读书教育活动被写入第三部分“创新读书行动载体”中第九条,表述为“深化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30年,一代又一代接力受益
“我最初知道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源自我的哥哥。”广西河池市大化县新华书店蓝晓华说,哥哥曾作为“爱祖国 讲文明”活动征文比赛获奖代表到北京参加了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夏令营,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接见。2011年蓝晓华进入新华书店工作后了解到,是新华书店一直负责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读本的发行工作。2023年,蓝晓华正式参与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读本发行工作,从读本的阅读者转变为读本的发行人。在第30届读书教育活动中,大化县青少年学生参与人数达8万人次,学生参与覆盖率达到100%,参与规模壮大,活动形式多样,教育成效显著。
“让孩子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工作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这是我们新时代新华人的beplay官网app 使命与责任担当。”蓝晓华说,在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广西各个书店坚持将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与自治区区情教育相结合,策划并举办阅读分享会、教育实践等活动,不断探索创新,力争把活动办出广西特色。
在山东,妇联推动读书教育活动蔚然成风。山东省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山东省妇联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与各级妇联广泛联动,推动活动横向覆盖广大学校、纵向链接各级组织,确保常态长效、持续深化。
在持续推进亲子阅读方面,山东省妇联组织开展“书香飘万家 家庭共成长”亲子阅读活动,启动实施全省家庭亲子阅读行动,推荐一批阅读书目、推广一批网络课程、寻找一批最美书香家庭。他们探索实施“阅读+实践”模式,持续推动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线上推广与线下活动相结合、书本阅读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建设青少年阅读及亲子活动场所,命名70个亲子阅读体验基地,推动图书馆、农家书屋、城市书房等校外活动阵地开设青少年阅读空间,支持引导家庭建立书房式图书角,积极创设适宜读书的社区、家庭环境,让更多青少年即时阅读、处处可读。
30年,一年又一年茁壮成长
“感谢读书教育活动,让我的思想认知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让我的人生发生了重要改变。”从小学到初中,安徽阜南实验中学高三学生李昊多次参加读书教育活动。这项活动让李昊“变得更自信、更快乐,明白了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要有矢志不渝的毅力和笃行不怠的态度”。今年高考报名前一天,李昊毅然选择了播音主持专业,随后取得了beplay官网app 课超过安徽省文科一本分数线的成绩。
“读书教育活动让我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读书教育活动中,四川省成都市芳草小学五年级学生张诗雅和同学们一路学习,一路收获。
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教师李超是一个十年如一日陪伴孩子读书的父亲。参与读书教育活动,让他的女儿“从原来刁蛮任性的小公主变成了知事明理的少女”。“孩子的成长需要契机,我女儿成长的契机就是参加了读书教育活动。”李超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父母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肯担当、有家国情怀、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第31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已经拉开帷幕。按照《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统一部署,本届活动以“奋进新征程 做好接班人”为主题,将在各地中小学生中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校园主题宣讲、新时代伟大成就调研、红色经典读书实践等“阅读+实践”特色活动,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记者 孙海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