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方言俚语话文明 移风易俗显成效-中国文明网
江苏省如皋市:方言俚语话文明 移风易俗显成效
发表时间:2024-01-10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如皋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近年来,如皋市聚焦移风易俗这一乡风文明的重要实现方式,注重从方言土话、民间俚语中汲取beplay官网app 沉淀和道德滋养,通过“录、播、讲、演”等形式,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加深“道在日常、化为经常”的传播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爱心邮路·红喇叭驿站”。如皋市文明办供图

 录制方言视频,移风易俗零距离

  “现在某些人,肉啊鱼啊恨不得一天要吃三顿,冷的、热的、素的、荤的,面子要撑、菜一定要硬。在我看来,这是破坏传统美德,是beplay2体育官网 的浪费。”如皋市吴窑镇网络红人创作《吃不了“兜”着走》等系列短视频,地道的方言,俏皮的表述,严肃不失幽默,令人捧腹之余引发对“舌尖上的浪费”“婚事新办简办”等话题的深刻思考,在微信、抖音等平台收获百万点赞。

  如皋市动员本土网络大V、热心网友,用“方言梗”“土段子”创作微作品、短视频,突出本土气息,讲好民俗beplay官网app ,弘扬传统美德。《如皋的“疯”》《家里有事聚餐摆酒“热潮热潮”?》等一条条短视频“烟火气”浓郁、有趣有料,点击数、收听数、转发数等均达几万乃至几十万次,有效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这种宣传方式非常接地气,我们听得懂、愿意看,也让我深刻感觉到了破除陈规陋俗的好处。”市民唐先生说。

 用活农村喇叭,文明之声进万家

如皋市搬经镇“搬经之声”广播频率。如皋市文明办供图

  “恭喜所有的朋友们啊,新年新事有新风尚啊,全村一片好风光啊,水美景美人更美啊 !”搬经镇发挥“乡村大喇叭”贴近群众、春风化雨的宣传优势,在全镇35个村(社区)实践站打造“搬经之声”广播频率,村干部、志愿者采用接地气的方言俚语,录制700余期“理论之声”“音乐之声”“好人之声”“文明之声”。在“搬经之声”的带动下,全市“移风易俗树新风”方言说唱等特色广播节目不断涌现,实现了村村响、户户到、人人懂。

  “嘟嘟嘟……”天边刚泛鱼肚白,大街小巷、乡村小道就响起熟悉的车喇叭声,乡邮员驾驶着绿色“小面包”,穿行于田间地头,除了寄送报纸、信件、包裹,还带来了接地气的“乡风文明大礼包”。1998年,如皋市邮政党委组织137名乡村邮递员,在投递路上顺道照顾孤寡老人。如今,“爱心邮路”被赋予新的使命,团队以帮扶对象家、支局志愿服务点、红色驿站等平台为阵地,建设覆盖城乡的“红喇叭驿站”,组建以乡邮员为主体的“草根宣讲队”,走村入户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移风易俗宣传,成为弘扬时代新风的“新风路”。

 讲好身边故事,榜样引领新风尚

如皋市城南街道肖陆村开展“大妈说彩礼”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如皋市文明办供图

  “千年陋习需剪断,崇尚文明不容缓……”在城南街道平明社区,志愿者杨树坤用“三句半”向大家宣传移风易俗新理念,简明的词调、轻快的节奏,把“喜事新办、人情减负”新理念讲进了居民心里。

  “过去我遇到邻里、亲戚、朋友家里办事,首先想着给红包一定不能比别人少,现在想想真的没必要,有时反而伤了和气、失了真情。”在城南街道肖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移风易俗见行动 乡风文明深1度——大妈说彩礼”主题沙龙活动火热开展,10多名“农村大妈”齐聚一堂,畅谈对集体婚礼、农村彩礼等热点问题的看法,在讨论中形成抵制高额彩礼、减轻人情减负、杜绝铺张浪费等共识。如皋市挖掘一批有主见、有能耐、有影响力的“百姓名嘴”“热心大妈”、文艺爱好者,通过“大妈说彩礼”“百姓茶馆说”“白话评议会”等活动,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折射大时代,家常话解读大道理,让新风传播更接地气,使受众对象更易接受。

  巧借民俗非遗,寓教于乐见实效

杖头木偶剧《喜事新办》。如皋市文明办供图

  “早就知道我们如皋有木偶戏,但是真正看还是第一次,太有意思了,我好像跟主人公一起获得了成长。”“在转场的过程中,伴随着木偶的演唱、人物心灵的诉说,让我们体验了一次践行移风易俗的心路历程。”丁堰镇鞠庄社区beplay官网app 礼堂内,木偶剧《喜事新办》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一致点赞。如皋市挖掘传承“杖头木偶”这一江苏省非物质beplay官网app 遗产,成立“偶来讲”志愿服务队,创排《喜事新办》《移风易俗当尖兵》等系列木偶短剧,通过讲“土话”、举“土例子”,借助木偶舞台的表现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展现手法,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争做好人等理念形象化、生动化,让老百姓能够听得懂、记得住。截至目前,木偶短剧线上线下巡演7500余场次,总观演人数超700万人次。(供稿:江苏省文明办)

【责任编辑:姜丽】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