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庄户学院”传思想育新人
发表时间:2020-09-05 来源:中国文明网

“庄户学院”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传得开

  平度市把文明实践的重点放在产业链和农民增收致富上,挖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草根明星草根艺人,让他们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在文明实践站、田间地头、农家炕头、村庄街头、beplay官网app 广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创出在服务群众中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的“庄户学院”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是师资队伍多种多样。师资力量起初主要是外请农业高级专家讲课,虽然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农民听不进去,主要是知识水平存在鸿沟,农民听不懂。后来尝试让土生土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农状元等种植高手讲课,用土话讲,反而农民听得明白、坐得住、效果好。“庄户学院”改变以往单纯把专家教授“请进来”的模式,挖掘培育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种植大户、蔬菜购销大户等具有一线经验的乡土专家。同时整合党校讲师、机关干部、道德模范、民间艺术家、社会志愿者等,分门别类建立126人的师资库,实现培训师资点题选人、对号入座。十里八村的种植高手和草根专家一起“现身说法”,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和道德礼仪“白话”“土话”讲给老百姓听;市委党校讲师,镇党委书记、镇长作为文明实践师按照“庄户学院”菜单,常态化讲解党的理论和国家政策,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坚定群众的理想信念;全国“最美家庭”、山东省“五好文明家庭”成员王桂欣,“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宋吉业等本镇道德模范、平度好人讲道德故事、优秀家风家训,让身边好人好事春风细雨般感化群众心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是课程内容针对性强。抓住关键人、关键时、关键事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庄户学院”菜单。学院建立乡土专家培训体系,群众“点技术”,志愿者“送技术”。关键人就是“芋头师傅”“大姜师傅”“大蒜师傅”等10余种“讲课师傅”土专家志愿者和有需求的种植户,解决了外边专家不能随时来的问题;关键时就是农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等重要时节,解决了时节掌握不准的问题;关键事就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进行讲解,解决了缺少种植技术的问题。如“土豆师傅”讲“春季大棚土豆管理”,“大姜师傅”讲“大姜后期管理”,“蒜薹师傅”讲“蒜薹贮藏期管理”等。

  惊蛰已过,是大姜催芽的最佳时机。沙北头村庄户学院“大姜师傅”王桂仁就来到合作社大院恒温库门口,拿起晒在地上的大姜为村民详细讲解,在入库前如何选姜种、上药、晒干等。围在一旁的新种植户听得仔细,都高兴地说,“这姜芽生好了,种姜就不用愁了,师傅给指导着,俺一定会有个好收成的”。

  曾经的贫困户变身“扶贫导师”。“大姜师傅”王桂仁几年前还是一个为致富犯愁的贫困户,现在年收入7万元,不仅走上了稳固脱贫的致富路,还成为带领着乡亲们致富的乡里能人,秘诀就来自“庄户学院”开设“脱贫套餐”。“ 脱贫套餐”专门设立了包括盆景葡萄、大姜、芋头、大蒜、洋葱等蔬果种植“套餐”。贫困户选定一个“套餐”后,就会有老师针对蔬果的品种、土壤的成分、种植时间、肥料配方及分期管理等设立不同的套餐课程。学院邀请了沙北头村的王钦彦、王财瑞、王振良等种植能手担任“扶贫导师”,给贫困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授课,帮助他们尽快找到脱贫思路和方法。王桂仁通过在庄户学院的认真学习和自己的刻苦钻研,掌握了葡萄种植管理的一整套技术,成为葡萄种植、大姜种植的“土专家”。去年5月中旬,他种植的第一批葡萄上市,每亩收入达到7万元。现在,王桂仁已经成为授业解惑的“扶贫导师”, 庄户学院通过这种“脱贫套餐”已帮助仁兆镇5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是课堂形式灵活生动。“庄户学院”现拥有2000亩科技示范园和200亩高端果蔬实习基地。学院将课堂从固定的会议室、培训室流动到种植大棚、田间地头、群众炕头,形式灵活多样,农民自由选择,坚持将“干什么学什么”与“缺什么补什么”相结合,以解决农民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村民王振亮准备在大棚里种植土豆,因为第一次种植心里没底,就给庄户学院信息员说了。庄户学院就决定把课堂搬到大棚里,并召集15户土豆种植户,由“土豆师傅”王彩光讲课,一边讲课一边示范,从开沟、下种、盖膜,每个步骤都介绍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四是培训成效经济实惠。“庄户学院”培训,变大水漫灌为精心滴灌,实用性强,服务精准,用乡俗俚语讲农业技术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带着泥腥儿、沾着露珠儿、更接地气儿。通过专业的指导,农民切实得到了高产、增收、致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尝到了“钱袋子”鼓起来的甜头,老百姓打心底里认可。高产增收的“党员示范田”在沙北头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学习种植,形成了良性循环和长效吸引力。“按照庄户学院教的种法,真是能在地里‘种出花来了’,俺们愿意跟着学”村民王留涛说。以前大田种植一年一季,现在大棚生产一年两季,还能发展葡萄盆景,以前一亩地收入1万块钱,现在干好能收入十几万。村民王财川是庄户学院的忠实学员,他听课时学习到关于椰糠做基质可以改变土壤结构的技术,就萌发了把椰糠作为甜瓜基质的念头,生产出来的甜瓜质量好、甜度高、不愁卖。在沙北头农民创业园,除了椰糠甜瓜外,农民利用椰糠做基质种植的盆景葡萄、大棚草莓等,实现了盆景葡萄一年四季都能成熟,梯次上市,每季约5000盆,每盆售价100元左右。同时进行盆景火龙果、盆景荔枝试验,逐步创新打造北方“热带水果工厂化”孵化中心,形成一条带领农民创新创业的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初步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老百姓服气了“庄户学院”有啥说啥、就事论事的教学模式,比单纯讲理论效果好得多,受到了邻里乡亲的好评,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平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党组织更有号召力了。庄户学院院长由各级党组织书记担任,讲师志愿者中党员占70%,探索出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党建模式,以“党员联户”形式,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

  二是群众更愿意做志愿者了。庄户学院吸引更多致富能手做志愿者,参与言传身教、扶危济困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带动全镇各类志愿者2万余人。

  三是群众收入更高了。以庄户师傅“面对面”“手把手”培训为主,以外地专家授课为辅,累计培训农民达11.5万人次,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3500多本,帮助500多个困难家庭掌握一技之长。

  四是民风乡风更文明了。在讲政策、传知识中潜移默化地改善了群众精神面貌,激发了“谁不说俺家乡好”的自豪感,带来了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2019年仁兆镇荣获省级文明镇称号,90%的村庄创建为平度市级以上文明村庄,各级文明家庭1200多户。

责任编辑:梁 海燕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