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品读宣言 | 不断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发表时间:2021-11-09 来源:中国文明网

百年沧海桑田,百年伟大跨越。近期,“宣言”评论重磅文章《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广大网友中引发热烈反响、形成强烈共鸣。中国文明网推出系列专题导读,与大家一起品学“宣言”评论,更好读懂“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的历史结论和宝贵的成功经验。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组织严密就会力量倍增,体系健全方能行动有力。

  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但这却是党史军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个红色地标。1927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党的组织开始向基层向前线扎根,真正开始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红军战斗力大大增强,由此锻造出一支崭新的人民军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活着要有心脏,党支部就是连队的心脏,把连队党支部建好,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才能使党的血液流贯我们这支部队的全身。

  时光行进到今天,在抗击世所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村寨,从机关到学校,从写字楼到工厂,广大基层党组织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和带领群众打了一场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的人民战争。“小喇叭”“大喇叭”响遍街头巷尾、千家万户,喊出了疫情防控的“最强音”,打通了抗击疫情的“最后一公里”,凝聚了战胜灾难的强大正能量。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精辟论断,深刻阐述了一个政党群众组织力的极端重要性。一百年来,我们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了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共同构成的组织体系,正是靠着这个强大的组织体系,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发动起来,彻底改变了过去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五卅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开始从秘密的小政党向无产阶级群众性的大党迅速发展,党员从1925年初不足1000人,发展到年底1万人,不少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了党组织。图为五卅运动爆发时上海总工会的游行队伍。新华社图片

这个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是一张覆盖广泛的组织网络。这张网联结着各级政府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联结着14亿多人民,把全国人民凝聚成了一个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新的征程上,随着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更加健全、更加完善,这张网络必将深深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让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首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组”改为“支部”,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个支部”,中共四大也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的起点。图为今年5月31日,观众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四大代表的介绍。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这个体系各司其职、反应敏捷,是一套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党中央就是大脑中枢,党的地方组织和党组就是躯干四肢,党的基层组织就是神经末梢,党员就是细胞,全党“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新的征程上,随着组织架构的不断改革完善,必将更好地顺应时代要求,掌握和用好组织群众的规律,创新网络群众工作机制,有效组织群众,使党的群众组织力真正落实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方方面面。

  这个体系尊重首创精神、激发创造活力,展现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独特优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工作方法,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新的征程上,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凝聚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不断增强群众组织力,就能够把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责任编辑:梁 海燕
【纠错】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