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脉络与方略 古代中国总体上属于辉煌中国,被称之为“东方雄狮”。近代中国总体上属于“没落中国”,雄狮沉睡了,被称之为“东方睡狮”。当代中国,尤其上1978年以后,我们既动员组织国家一切资源和力量办大事,又积极进行具有自我纠错、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性质的改革,还与时俱进地开创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就,“东方睡狮开始醒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自觉遵循历史必然性与价值合理性统一的历史逻辑,按照 “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这一脉络和方略进行治国理政,“使东方睡狮真正醒来了”。 在新的历史起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难题” 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两年多来,其执政逻辑首先是集中破解上述系列难题,其线索清晰、主题鲜明、重心聚焦显而易见。从“问题意识”到“敢于担当”,从“问题倒逼改革”到“壮士断腕、背水一战”,从“重拳反腐”到“作风建设”,从破解“四大危险”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从“攻坚克难”到“凝聚力量”,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都表明这一点。 当今我国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本质特征就是“表达诉求、矛盾突发、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攻坚克难”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问题倒逼改革”,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治国理政的突破口。 首先,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2004年,习近平同志就在思考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在谈到浙江改革问题时他说,“浙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如同浙江一样,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样体现这一规律性。1978年,中国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吃饭问题,我们启动了农村改革;1984年,中国发展的核心是解决效率问题,我们启动了城市改革;1993年之后,中国的发展聚焦到体制上,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开始积极建立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今天,我国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不少矛盾、问题和难题,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设立的主题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由上可以看出:正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和遇到新难题,才力求通过改革来破解。 其次,问题倒逼改革。如果说,“发展”是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体现的是中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理性和自觉;那么,“难题”就是改革的压力和推力所在,体现的是中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1978年以来,在我国发展与进步进程中,会不断产生、呈现一系列难题,尤其上对具有“时空压缩”背景的我国来讲,更是如此。再加上一些人逃避、掩盖这些难题,就会把这些难题积累起来,成为“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难题,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在政治领域,主要是权力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是权力与资本的勾结所产生的腐败现象和不良作风,是利益固化的藩篱;在beplay官网app 领域,主要是物欲横流、贪欲膨胀与精神懈怠;在社会领域,主要是公平正义有所缺失,社会流动机制不畅;在生态领域,主要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在党的建设领域,主要是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不破解这些难题,改革无法深化,发展阻力重重,也影响社会稳定。改革在本质上就是破解难题的,只有破解难题,才能推进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把直面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治国理政的突破口。 适应新常态以“建构秩序” 在破解难题的进程中,逻辑上必须进一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秩序。这不仅是因为现在遇到的许多问题和难题多是在无序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而且建构新的社会秩序,也有利于破解难题,使中国社会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所以,在逻辑上,破解难题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要积极建构当代中国社会新秩序。这里所谓的社会秩序,是指一种在整体上既具有动力也呈现平衡的有序的社会状态。 建构当代中国社会新秩序,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理念。新常态,本义是为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且提出的新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经济新常态自然会带来政治新常态和社会新常态。这反映到执政者身上,就是必须努力建构当代中国社会新秩序。其实,习近平总书记极力推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重拳反腐,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目的就是为人的行为确立规范,为党和政府立规矩。有规范、有规矩才会有秩序。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治国理政实践,可以揭示出其建构当代中国社会新秩序的战略构想,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新常态、一种总体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