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基层折射时代的那滴水 ——“走基层 广元行”活动有感 2014中央媒体“走基层 广元行”活动走进广元市青川县城。 中国记协网 刘艳丹 摄 广元日报社记者张园(左一)在青川县青溪古城采访庄稼医院老板 中国记协网 刘艳丹 摄 5月11日至14日,中国记协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团开展“走基层 广元行”活动。作为中国记协网编辑,我有机会来到基层,并得以贴身观察平时这群总在观察记录他人的编辑记者们。 激活对新闻的现实感受力 广元市地处入川北口,山势秀险,“蜀道”中著名的“金牛”、“阴平”等道汇集于此。经过多年发展,当地公路建设虽相当完善,但山势难改依然让交通难平。四天下来,即使是长期在蜀地行走的四川人——中国beplay官网app 报记者梁娜也承认,“这回才算真正体会了一把蜀道”。 这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西南小城,此行之前,我对它的认识停留在成都周边某地的模糊概念中。深入到当地,新闻变成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事物:“青山秀水”落成肺里面清爽的呼吸;“灾后重建”是广场上戏水的孩子;而从基层群众与记者交流的急切眼神中,我真切感知到深山中的困难与希望。 准确记录基层,前提是理解,而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作为一名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编辑,始终有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警惕和遗憾。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基层去,近距离体验新闻现场,不仅可能改变和刷新编辑记者的旧观念,还可以打开新闻感官,激活长期因不在现场而日益钝化的感受力,这对新闻人来说尤其重要。 感受一张生死状里的基层 青川地震博物馆是中央媒体团此行的采访点之一。馆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静静躺着一张生死状:“金子山高速公路收费站:青川发生特大地震,到市委、市政府报灾情请放行。途中安全事故自行负责。”落款是两位立状人的姓名、手机号码、车牌号以及时间“2008.5.12晚”。“晚”字最后一笔被向上拉得很长,即使是6年后的今天,参观者仍能从拉长的笔画中感受到当年灾情之紧急以及立状人的焦灼和决绝。 农民日报记者刘婉婷把这张生死状发到了微信上,写下“痛苦仿佛就在昨天”。 每个新闻现场的背后,都凝固着当时当地当事人的真实情况和真切感受,它带给人的震撼并不会因时空变化而终止。我们走基层,就是要走进新闻的发生地,感受他人的感受,体会他人的体会。走基层并不是一味求远、求穷或求苦,它的本质是求真。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张生死状也是“基层”。 找到折射时代的那滴水 真的东西并不会自己浮上来。走基层,记者随时需要打开新闻眼和新闻耳,还要带着平日的积累和成型的新闻价值判断,后者有时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心中有物,才会有在现场的敏感捕捉。 中国青年报记者王素洁,始终关注基层大学生就业情况。走基层过程中,听说当地有女海归回乡创业带领农户养蜂,立即改变采访计划,联系采访对象进行定点调研,深入了解她创业的成绩和困惑,并跟随前往深山蜂农家里,面对面感受“蜂农对这个年轻人的期待。” 广元日报记者张园一路上问个不停,素材密密麻麻记了半个笔记本。作为广元本地人的她,最想知道将在家乡举行的“2014四川国际beplay官网app 旅游节”会给当地居民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本地官员、景区负责人、小镇居民甚至路遇的自驾旅行者,都是她不肯放过的提问对象。 并不是每个“看见”或“听见”都会变成报道。如何从虚中听出实,从浅中看见深,考验着记者的能力和作风。记者需要不断开拓、增强感受的敏锐力,增加拨云见雾的经验,才能找到折射时代的那滴水。 走基层也不会经常遇到惊天动地的伟大事迹。更多的时候,是与平常生活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相遇,只有深下去,才能看到背后人所共通的、朴素的期盼。它们正是当下新闻人需要真切触摸的社会纹理。(刘艳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