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畔撑船人
发表时间:2014-05-1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5月19日电(记者李春惠)贵州省罗甸县凤亭乡凤亭村的红水河畔,常停着一只渡船,每当学生上学和放学时,人们都会见到一位白发老人将站在河畔的小学生一个一个抱上船。

  静静的红水河,深一篙不能落底……老人两手握着3米来长的竹竿在水里划着,船拢岸时老人轻巧跃上岸,一只手拉着缆绳,另一只手将小学生一个一个抱下船。

  这位硬朗的老人,是凤亭乡凤亭村71岁的村民池老春,他和这只渡船承载了山里娃求学的渴望。

  需要渡船的学生,大都住在凤亭乡勤丰村。勤丰村距乡中心学校12公里,共有258户1139人,是一个聚集着布依族、苗族、汉族的多民族村寨,村里每年有数十名学生在乡中心学校上学,但红水河横在学校和勤丰村之间,学生上学必须渡船。2006年之前,学生过河要靠群众自己编造的、宽不到二尺的小竹筏。每当河水上涨时,小竹筏在风口浪尖漂浮摇摆。因过往没有安全保障,有的学生不得不放弃上学。

  2007年夏天,罗甸县海事处购买了一艘小铁船,并将船交给离红水河较近的凤亭村管理。凤亭村党支部副书记黄光药介绍,村干部经过商量,决定将船交给池老春,并允许他每人每趟收取1至2元的渡船费。

  池老春自己没上过学,他欣然接受了这个接送学生的任务。

  从渡船第一天起,池老春就给自己立下规矩:学生渡船不收钱。可没多久,连乡亲们的钱他也不收了,成了义务撑船人。“大家都不富裕,渡船省下的钱,可以给家里的娃娃们买本子和书。”

  乡中心学校7点半就要上课,池老春每天5点一过就起床,早早来到岸边仔细检查船只。下午放学之前,池老春又早早来到岸边。“每次可以渡20个学生,来几个渡几个,1个也渡。娃娃们早点过去能早点写作业,不让他们等船浪费时间。”

  多年来,池老春接送学生风雨无阻,从未因任何事耽搁。学生李天运说,去年夏天有一次下大雨,自己认为当天渡不了船,走到河边一看,爷爷已经戴着斗笠站在船头。

  池老春还是乡中心学校的“义务督课员”。如果有学生不去上学在坡上玩,只要被池老春看见,他就要“多管闲事”,爬到坡上去做“思想工作”,直到学生起身去学校。撑船时,池老春嘴也“不闲着”。学生罗小会说,爷爷一边撑船,一边叮嘱我们珍惜学习时光。

  罗甸县凤亭乡中心学校副校长王荣建说,池老春不求回报为学校做了许多事,全校师生都尊敬他,他也影响了许多人。

  几年来,池老春义务摆渡学生几万人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也再无学生因出行困难放弃求学,当地人对池老春心存感激。77岁的凤亭村村民陆进祝说,池老春做事认真、对人和蔼,他德高望重,谁家做了好吃的都去叫他,他总是不愿去。

  在池老春眼里,看到孩子高高兴兴上学、高高兴兴放学才是他最快乐的事。“只要身体允许,我想一直为娃娃渡船。他们有学上,学beplay官网app ,将来把家乡建设好。”池老春说。

责任编辑:杨 兴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