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招商与一饭之忧
发表时间:2013-08-28    来源:光明日报

  一顿早餐上千、一瓶红酒过万,难道在“该花”之列?地方政府出手之阔绰程度,难道真与招商成功率成正比?

  据《人民日报》日前报道,今年5月某省招商团赴港招商,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早餐会。一位参会的香港企业家透露,参加者共约40人,花费约4万元,人均1000元。这位身家亿万的企业家不禁感慨:“一顿早餐花1000元,我不掏钱都觉得心疼。”

  谈到招商花费,一些领导干部总是强调,招商是大事,该花的钱一定得花。问题是,何谓“该花的钱”?一顿早餐上千、一瓶红酒过万,难道在“该花”之列?地方政府出手之阔绰程度,难道真与招商成功率成正比?其实不然。相反,很多时候,招商花费过于奢侈,反而让人感到不可信、不可靠。

  首先,奢侈招商折射出不自信。如果地方确有实力、投资环境好,那么只需适当宣传推介即可吸引众商云集。实力不够,才会“酒饭来凑”。地方政府的责任在于提升本地区位优势、提高服务水平,把这些做好了,自然就有了平等对话的自信,省却一饭千金的奉迎。

  其次,奢侈招商让人心生排斥。企业家尤其在乎成本控制,面对奢侈宴请,常常会“感到心疼”,也极易萌生“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心理排斥感。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南方某地准备引入一个项目,客人实地考察后基本达成意向,晚上,县领导及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负责人摆酒“尽地主之谊”。看到满桌高档饭菜、名贵酒水和官员们驾轻就熟的样子,客人脸色骤变,对当地风气感到担忧,担心这些今后要常打交道的头头脑脑不好伺候。一顿豪宴,反让项目泡了汤。

  这让笔者想到陈嘉庚先生的“一饭之忧”。抗战期间,陈先生在延安和重庆各吃了一顿饭。一顿只有蔬菜和群众送来的一只母鸡,一顿则是八百大洋的豪宴。一简一奢,高下立判,陈先生由此断定“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今天,不少企业家、投资人其实也有类似的判断:那些招商时挥金如土的地方很可能风气不正、投资环境差;那些节俭务实的地方令人心生敬意,或可打交道。

  再次,奢侈招商暴露发展之弊。一个项目落户哪里,关键是看哪里的投资环境好、服务水平优。政府挂帅、比拼“三公”花费抢项目的招商模式盛行,说明一些地方还没有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招商说到底是市场行为,资本的流动最终还应回归市场逻辑,政府不应过度干预。让市场引导市场,才能彻底杜绝奢侈招商的乱象,这也是改革的一个现实指向。

  古人云:奢则肆,肆则百恶具从。在大多数人眼里,奢侈招商凸显的不是一地的热情和诚意,而是极大的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由此而论,整治“四风”、树立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断不应在招商中搞“例外”。但遗憾的是,一些领导干部至今还不清醒,大手大脚花钱不眨眼,引不来金凤凰,却把原因归结为“没把客人招待好”,委实可悲。(李思辉)

责任编辑:桑小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