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发表时间:2013-07-26    来源:人民日报

让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发挥现代功用,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搞论证、做决策、体民情、察民意的得力手段,必须和转作风结合起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习近平同志近日在湖北调研时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思想指针。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当年,毛泽东回到湖南调查32天,实地考察湘潭、湘乡等5县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有力回应了对农民运动的诋毁和责难。在调研过程中,周恩来完全把自己融于群众之中。在工厂、农村、工地上,他常常同工人一起排队买饭,与农民同吃一锅饭,和民工一起席地而坐,一口白水一口干粮。正是凭着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真功夫,正是善于把握客观情况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我们党才得以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走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之路。

  长期执政之后,党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印把子握在我们手里,久而久之,一些领导干部容易产生错觉,“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仿佛决策权是与生俱来的,与群众需求、客观实际无干,既无需见微知著、通盘考虑,也无需听群众意见、与百姓商量。于是乎,决策时拍脑袋、表态时拍胸脯、出了事拍屁股,“三拍”干部不接地气的异想天开,催生了贫困县斥资60多亿元建新城的“领导工程”,酿成了“西部汽车工业旗舰”3年仅造4辆车的难咽苦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也是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汽车时代、信息社会,信息渠道的方便快捷,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也由此造就了一批“悬浮干部”。他们有的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基层调研只是走形式做样子;有的为调研而调研,在对象选择上就近避远、就富避穷、就优避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形式主义的风气一级传染一级,让一些调研变成了上下配合的“约研”,事先打好招呼、约好时间,甚至做好彩排,调研跟着脚本走;座谈会变成了“座读会”,与会者按流程读一遍事先备好的讲稿就算完事。这样的调研,又怎么会有实际意义?

  让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发挥现代功用,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搞论证、做决策、体民情、察民意的得力手段,必须和转作风结合起来。不但要有正确的态度,也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

  干部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就像地里的麦穗,身子越低,分量就越重。扎实的调研态度要求各级干部踏踏实实沉下去,进得了群众的屋,吃得了百姓的饭;能上百姓的炕头聊天,也能下农民的地头问苦。群众感受不到官架子,才能打开话匣子,反映真实的情况。

  “大跃进”时,彭德怀住进彭家围子自己的旧居与群众连夜谈心。当有干部谈到粮食亩产过千斤时,他立即同大家来到田边,打着手电筒,蹲下身来,拔起一兜禾茬,数一兜禾上有多少株稻秆、每个穗上有多少颗稻谷,细心计算每亩地的产量。有了这种深度“潜水”的态度和方法,自然会听到心声、了解到实情。

  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这一切,都离不开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过去领导干部搞蹲点做调研,常常一蹲就是几个月。今天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提高了,但真正琢磨透一个问题的努力还不够,下深功夫、真功夫的还不多。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实践的需要。改革攻坚,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领导干部们都真正“动”起来、“深”下去,交一批基层朋友,搞一批专题调研,何愁谋事求不到妙法,何愁成事取不到真经?(人民日报评论部)

责任编辑:桑小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