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本网推出两会报道综合稿件《代表委员话文明:好家风是伴随中国人一生的正能量》引网民热议。广大网友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下,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优良beplay官网app 传统,注重家庭建设正当其时。 有网民提出,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风家教的优良beplay官网app 传统,许多古代先贤,近现代领袖、名人都是好家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网友“雨晓荷”指出, “家和万事兴”一语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最早来源于《论语》“礼之用,和为贵”。网友“凌保康”说,家风是岳母刺字所表现出来的“精忠报国”之心,是孟母三迁中表现出的求知、向上精神,也是颜之推著述《颜氏家训》时所强调的“去奢”“行俭”“不吝”。宋代李邦献所作《省心杂言》有言,“无暇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家瑞。”良好家风实际上也可以为“国器”。中国古代岳母刺字、曾子杀彘等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这些故事承载着中国人一直追求、坚持的忠义、诚信等良好品质,这些故事成为千古美谈,相关人物也成为榜样。“凌保康”在评论中提到,开国元勋朱德同志在《我的母亲》中是这样回忆他的母亲的:“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或许母亲的朴实、勤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影响了他的人生。朱德同志长大后朴实、勤劳的作风为中国革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国之大器”带来的是“万民之利”。 我们的祖先常常教诲人们“养不教,父之过”,恰恰说明了家风的重要性。网友“铜钱草”提出,正如三字经里面,大家都传诵的经典那样“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没有孟母的三迁和断机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光芒也许就不会早早地闪烁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里。“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更是优秀的家风培育了五个优秀的进士。家风在成功人士身上表现特别明显,也留下了显著的印记。网友“言立方”提出,对于作家迟子建来说,由于灵感对于作家总是需要源源不断才能够写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其母亲对于她的影响就呈现在作品中,从而给我们奉献了源源不断的作品。或者对于作家来说,这样的影响只是个例的话,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即使没有家风的惯例,或者就是父母的言行就能够影响我们的一生。因为父母总是我们人生的最好的老师,更是第一位老师。 网友“一匹马”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治理家和国的美德座右铭,更是传统beplay官网app 一直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美德建设的有机统一。好的家风家训不仅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珍贵情感,更是引领他们正直为人、报效祖国的动力因子。一个对家庭荣誉感不强的人,民族情怀有几何还真不敢相信,更不能指望他们为了国家利益去抛弃“小我”。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为我们创立的好家风是爱和责任中的集中体现,这份家庭美德更应该融入我们血脉,烙印在我们心中,从而转变为国家民族出力的美德载体,转变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延续不息的动力。 有网民认为,家风作为家庭beplay官网app 的精粹,在凝聚家庭合力、提炼家庭传统、推动家庭成员素质整体提升方面,作用不可代替。 网友“曾雪”说,作为社会beplay官网app 的一部分,家风无形中让良好风尚在家庭成员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进而影响着子孙后代的价值取舍、行为表现和梦想追求。有“好家风”的家族,总是凝聚力格外强;有“好家风”的家庭成员,其行为举止,总是带着一丝丝传统和高雅。而当家庭成员因着“家风”的浸润和影响,自觉或者不自觉得将家庭的良好行为准则带到了天涯海角、生活各处的时候,文明、梦想和未来,就在脚下。家庭是游子们的心灵“大本营”,家风则是遍洒着文明和礼仪的“乡土”。 网友“胡一峰”认为,家庭的情感意义渗透到家庭各项功能之中。以养老为例,孔子早就敏锐地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随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孔子所谓的“能养”必将以社会化的方式变为最基本的养老需求,对“敬”与“亲”的要求则将进一步提升。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或许可通过道德教育习得,但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却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它有赖于长时间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家教和家风的熏染。作为社会化的一环,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也是“规矩”养成之所。家教和家风,体现的正是家庭的道德规约力。 网友“言立方”提出,家风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有着不容缺少的意义。在这样的组合过程中,如果家风促进社会粘合程度上有着特殊的成分的话,我们注定就能够实现这样的过程。即通过家庭中的家风对于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让其习惯符合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希冀整个社会秩序的随之改变。由此可见, 家风作为人生大厦奠基石来说,能够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网民提出,好家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家风的培养要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路明灯”。 网友“吴燕”认为,营造良好的家风关键问题是父母如何教育子女,应该从家风的营造入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父母亲有义务从自己做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将正确的“三观”引导植入孩子心灵世界,为其健康的成长培养厚实的沃土、奠定踏实的精神基础。“吴燕”提出,设立“家风教育日”有助于社会正能量的代代传承。可以借助当前已有的传统节日实行家风传统的教育,比如“清明节”“中秋节”,让孩子们在节日中吸收传统beplay官网app 中的孝道和礼仪精华;要营造家庭和睦的氛围,让孩子在催生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美德的家庭沃土中生长,汲取正能量,为人生保驾护航。 网友“李凯歌”认为, 重视家庭,首先要重视孝道。在现代社会,法律法规对“孝”的具体表现和形式没有明文规定。在古代宗法社会,子女要对父母惟命是从,“孝”有些强制的意味,在新时代,新时期,没有强迫的“孝”则是一种更高的要求。今日之“孝”当是本能之“孝”、自觉之“孝”,要把“孝”当作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李凯歌”说,在道德层面,“孝”是“1”,没有这个“1”,后面有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做到“孝”,关键要有一颗永远跳动的孝心,不要把尽孝当作一种负担,而要把它作为一种不需要理由的责任,只有尽孝的时候感到幸福、感到甜蜜,那才是真正的孝。网友“一匹马”说,无论是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对每个人的“小家”的谆谆教诲,还是这次全国性的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家风家训”,要求修补某些家庭的“断裂链条”,都向我们所有的家庭发出了重视家庭美德建设的信号。如何将好家训好家风与时俱进,培植我们的子孙后代的良好品德,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中华的传统道德美德就是我们的给养。我们所有的家庭只有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不断对照前行,我们家庭美德才会日臻完善,民族的大家风大美德才会日益兴盛,我们的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源泉。 家风传承更离不开“祖国”情怀,更应该用“祖国”的情怀去沐浴滋养。网友“吴新德”说,家和国是一脉相承的,小家需要强国为后盾,家风自然离不开“祖国”情怀。家风的传承自然也应该为国家和社会担责任尽义务。家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的细胞。好家风是社会文明的催化剂,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家是国的“儿女”,家风传承理应承载国家情怀才完美。家国情怀为一脉,国之康泰庇佑家之幸福,家之幸福又助推国之康泰。因此,家风国情要融为一体,传承家风更别容许丢了“祖国”情怀。家风国情相融合,才是传承家风最好的途径,当好好践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