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姜亚西-中国文明网
姓名: 姜维、姜亚西
事迹:父子接力义务守护烈士墓83年
类别:诚实守信
省份:江苏
时间: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发表时间:2024-06-11 来源:诚实守信
字体:
打印:

  姜维,男,中共党员,1928年12月生;姜亚西,男,中共党员,1955年5月生,父子二人系江苏省泗阳县穿城镇大元村村民。1941年,为了守护牺牲的三十多名新四军战士,姜维13岁就当起了义务守墓人。2015年,姜维的长子姜亚西接过义务守墓的接力棒,继续守护着长眠的英雄。

目睹英烈血染大地 小少年许下承诺

  1941年,盘踞在大元村腰庄的国民党顽军一部为非作歹,老百姓深受其害。新四军独立旅二团接上级命令,决定拔掉这颗“毒瘤”。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国民党部队250余人被我军歼灭,但新四军三十多名战士也付出了生命,其中很多战士都只有十七八岁。

  13岁的姜维和战士、村民一起收殓烈士遗体。因为条件艰苦,加上部队作战任务紧急,牺牲的烈士们只能就地掩埋,一个坑里都有三四个烈士。战士们掩埋战友的时候,一边挥土,一边痛哭。这个场景深深印在姜维心中,战士们对一旁的姜维等孩子说:“我们走后,请你们一定要看护好这些墓。”姜维含泪点了点头,并向战士们许诺:“烈士们英勇牺牲,我将一生一世守护他们的英魂。”

守护烈士英灵 老党员初心不改

  黄土埋忠骨,一诺守英灵。这一诺,姜维坚守了一生。当年,姜维放学路过烈士墓,都会提醒同学不要随意碰烈士的墓碑,更不准随意跑到烈士墓上撒野。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姜维隔几天就会到烈士墓上,清扫落叶、拔除杂草。每年清明,他都会来给坟墓添土,祭奠烈士。

  新中国成立后,新四军烈士遗骸陆续被山东亲属认领、魂归故里,只剩下8位烈士无人认领。看着零星散落的烈士墓年久失修、日渐冷清,姜维便趁着村里土地平整,将零散的烈士墓集中迁移至新的地方,当起了义务守墓人。1973年,村里农田“旱改水”,时任村支书的姜维不忍心烈士长眠在水中,又将烈士墓迁至腰庄北边高地——距离自家不到300米的地方,方便平日里照看。然而当地风俗忌讳墓地离家太近,有村民赶来相劝,姜维仍坚持自己的决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拿命换来的。如今咱们过上了好日子,可不能忘了当年的英雄啊!”

  姜维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烈士墓的爱心善举感动了乡邻。2010年,年逾八旬的姜维决定重修墓园。当地村民自发为墓园拉围墙、修坟墓、铺地坪、刻碑立传。2018年,当地政府拨款将水泥路修到了烈士墓园旁,以便大家前来祭扫。

父子接力守护先烈 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

  随着姜维老人年事渐高、腿脚不便,大儿子姜亚西逐渐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从记事开始,姜亚西就经常被父亲带着到烈士墓前祭扫,父亲一次次重复着那段悲壮的历史并告诫他:“烈士们是为了我们才牺牲的,咱们一家人要世代守着他们,万一哪一天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替我守好烈士们的墓。”

  守的是烈士,护的是初心。姜亚西今年也已经69岁,当过8年的兵,有着五十多年的党龄。1978年退役回家后,便常常和父亲一起到烈士墓前祭拜。自从接过父亲接力棒后,不管家里事再多,农活再忙,姜亚西一有闲暇时间就会赶到墓园,清除杂草,将墓碑擦拭得一尘不染。2016年,姜亚西因病右腿截肢,虽安装了假肢、走路不方便,但他仍坚持每天到陵园清扫。每逢当地学校组织学生到这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姜亚西就义务给学生、群众讲述英烈的故事。

  “现在父亲坐在轮椅上,我推着轮椅,我们互相支撑着,一起‘走’到烈士墓前。”姜亚西说,因为父亲年纪越来越大,独自出门成了很困难的事,他为父亲买了个望远镜,在家里就可以看见烈士墓。“一天下来,我会到烈士墓前好几次,因为离家特别近,出门就得去那里转一圈,已经成了习惯。”姜亚西说,未来他会代替父亲一直守护着烈士墓,将这些烈士的事迹讲给子子孙孙听,将红色精神传承弘扬下去。在姜亚西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和孙子也逐渐加入到了义务守墓的队伍中。

  从原来的荒草一片、荆棘丛生,到现在的松柏常青、草木葱茏、一派肃穆。83年来,姜维、姜亚西父子二人守护的不仅仅是烈士陵墓,更是守护着烈士忠魂。(责任编辑:周胜武 杨梦媛)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