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男,1984年5月生,井冈山大学副教授、美育中心副主任。作为一级视障人士,胡亮发起江西省首个“志愿者+视障人士”模式的红五星助盲跑团,每周坚持组织盲人朋友跑步健身,带领盲人朋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被盲人朋友称为“盲人追光的领跑人”。截至目前,胡亮已带领百余名视障人士累计跑步1.5万公里,并推出全省首个无障碍美育服务——口述影像,将经典画作转为语音信息,满足视障人士“诗与远方”的想象,成为视障人士追“光”路上的领跑人。胡亮曾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江西好人”等荣誉。
推开“心门”远望 谁说盲人不可语“光”
胡亮从小出生在一个双视障家庭,先天眼睛发育不良,有超高度近视,并伴有弱视。由于视力上的困扰,他读书特别吃力、生活也不方便,每每放学回来,他总是习惯把自己关起来,独自一人,用汗水冲淡泪水,用忙碌掩埋孤寂。胡亮通过努力,考取了南昌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但心却无法冲破“门”的枷锁。
为了治疗眼睛,胡亮的家人经常带着他前往外地医院治疗。2018年大年初四,正是万家团聚之际,胡亮右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左眼出现葡萄膜炎,双眼视力仅剩“指数”,情况非常危急,家人带胡亮紧急前往外地医院就医。大家的帮助和问候让在异地求医的胡亮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最终胡亮保住了0.01的微弱视力。
在无助和低迷的时期,身边无数人持续的帮助和关心,才使得胡亮久久关闭的“心门”慢慢被推开,灿烂的阳光抚慰着他的双眼,温暖着他的心灵。胡亮慢慢释然,终于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开始尝试着慢慢地融入这个社会。
奔跑是生命的律动,逐光是心的向往。胡亮从2021年初开始坚持每天跑步锻炼,通过跑步,他摆脱了逐渐丧失视力的焦虑,收获了健康的身心。后来,他主动来到吉安市吉州区北门街道填表申请残疾人证,并经过医学检查,认定为一级视障。当拿到证件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是视障人士。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伞,他想为像自己一样的视障人士做点事情。
“红五星”助盲 向“光”而行自由奔跑
2022年5月的一天,胡亮受启发,想发动志愿者,带领盲友一起跑步。随即他申请成立“吉安市青原区红五星残健共融公益中心”,发起了第一个项目“红五星助盲跑团”,他希望通过这个公益组织为视障人士做些贡献。胡亮招募了一些热心公益的学生志愿者,2022年6月3日,在志愿者经过反复多次黑暗体验和一对一帮扶健步走培训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助盲跑运动在井冈山大学南区田径场上进行,只见学生志愿者与盲友手牵手按照节奏从健步走慢慢加速,最后实现助盲跑。
“我从来不敢想象,还能像这样跑,开始时我的脚都不听使唤,都不知道怎么跑呢!”盲友袁叔含泪激动地说。这些盲友从来都没有奔跑过,他们有的同手同脚,有的重心不稳,而正是因为这看似不协调的跑步,却让他们一跑就再也停不下来。
2023年,胡亮带领着20余盲友和志愿者开启了一段红色助盲跑之旅:3月26日,他们奔赴贵州遵义参加“女红军之路”半程马拉松;10月15日,他们来到青原区渼陂古村助盲跑;11月5日,他们登上革命圣地井冈山,参加首届井冈山胜利之路万人徒步游活动……每当模糊地看到大家奔跑的笑脸,胡亮都激动地流下眼泪,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
如今,助盲跑已举办100余场。在每个周日的清晨,吉安市白鹭洲风雨廊桥下,都能看到志愿者和盲友奔跑的身影,春夏秋冬如约至。“红五星助盲跑团”打开了视障人士新世界的大门,迎着光的方向,感受清风拂动,聆听鸟语蝉鸣,一起体验自由奔跑的乐趣。
无障碍美育 微“光”成炬点亮梦想
视障人士的需求是多元的,他们也有诗和远方。胡亮结合自己的美术教育专业,创新推出了“口述影像——无障碍美育”项目,通过将经典画作转为语音信息,帮助视障人士满足艺术审美的精神需求。
他主动联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提出无偿为其制作盲文版博物馆导览手册,并结合重大画作、展览、视频影像等制作无障碍美育导览音频,配合推动无障碍设施信息化建设,让广大视障人士能够近距离感知和触摸红色历史。《春雷交响·1927-好得很》《井冈山会师》等一系列名家油画作品,在视障人士眼中不再是一张纸、一块布了,而是会说话、会讲故事的艺术品。同时,胡亮还将更多的经典艺术作品制作成无障碍版本,并在线上发布,也会帮助外地的盲友个性化定制口述影像图片描述作品。
胡亮用仅有的微弱视力趴在电脑前,敲出了20余万字的文稿,录制1000余分钟的音频。他说:“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享受艺术的权力,盲人朋友也有审美的渴望。只要大家有需求,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在多方努力下,“红五星助盲跑团”“口述影像——无障碍美育”等项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2023年9月,井冈山大学成立了全省首个高校无障碍发展研究中心,胡亮担任中心负责人,通过这个平台,他可以为更多的视障人士做更多的事。胡亮,如同他的名字那样,把自身幻化成一丝微光,穿破黑暗,为视障人士照“亮”前行的路,点“亮”梦想的灯塔。(责任编辑:刘朝灵 汪增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