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纪实:不负青山不负人民
发表时间:2022-05-10 来源:宁夏文明网

绘就生态美丽画卷 不负青山不负人民——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纪实

  初夏,宁夏贺兰山石嘴山段大磴沟内生机盎然,排排的刺槐、沙棘树、榆树、桃树映衬出深深浅浅的绿意,山间清风和淡淡花香迎面拂来。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贺兰山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

  大磴沟生态环境变化的背后,彰显着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宁夏是我国“两屏三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宁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主动担当作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2017年,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以最大的决心肩负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5年来,宁夏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宁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p>  绿意盎然,美景就在市民身边。</p><p>  

绿意盎然,美景就在市民身边。

  “2017年以来,我公司积极投资2.6亿元实施了两轮窑炉尾气治理工程,实现了大型碳化硅冶炼炉尾气100%安全回收利用,仅每年回收24万吨尾气,就可替代15万吨燃煤。”5月7日,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江斌说,目前企业的生态效益已经显现,产值从5年前的10亿元增长至如今的71亿元。

  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是宁夏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显现的一个缩影。

  2017年以来,宁夏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及时修订完善环境保护等相关条例,出台六盘山、贺兰山、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快宁夏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法制建设,先后实施“三山一河”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天然林保护等一大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助推宁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块块生态短板不断补齐: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2021年,全区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8%,优良天数达到306天,连续6年达到300天以上。

  ——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计划、河湖长制等。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体稳定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5年保持Ⅱ类水质。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更加扎实。率先全国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5.8%、56.5%;湿地面积达到311万亩,完成荒漠化土地治理3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4400平方公里。

  ——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不断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全面完成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削减目标任务;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到100%。

  ——污染防治能力持续增强。工业企业脱硫、脱硝等废气治理设施增加至2871套,火电行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跨区域、跨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碳排放强度增长趋势得到扭转。

  ——绿色转型进展明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累计退出煤炭产能569万吨,整治 “散乱污”工业企业1495家,淘汰落后产能1448万吨,化解过剩产能773万吨;新能源装机占电力装机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比明显提高。

  绿水青山,一片盎然。

  5月初,沙湖水域波光粼粼,两岸芦苇黄绿交错,数不清的鸟儿嬉戏其中。伴着美景,游客在游湖观景中流连忘返,用心、用镜头捕捉着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灵动之美。

  沙湖水质问题曾在2016年被列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事项,历时5年治理,实现了从劣Ⅴ类水质到Ⅲ类的跨越,成功入选国家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沙湖可喜的变化见证着宁夏水污染治理的显著成果。

  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的珍贵赐予,也是宁夏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位于宁夏西北部的贺兰山、中部的罗山、南部的六盘山,作为绿色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林区,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6月,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构筑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三山”生态安全屏障。“三山”生态环境整治成为宁夏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的关键“战事”,宁夏连续5年推进“绿盾”强化监督行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三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有力推进。

  严厉打击偷采盗运等违法行为、推进非煤矿山生态修复……一项项举措逐一落地,贺兰山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原矿山所在地从“千疮百孔”变成“重披绿装”,获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全国通报表扬;罗山水源涵养能力和改善区域气候整体功能提升;六盘山“高原水塔”功能有效恢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生态系统自愈能力显著提高,宁夏的“三山一河”迎来另一番景致。  

<p>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增长点。</p><p>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增长点。

  宁夏还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突出问题,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和成果,转化为助力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成绩单”——

  21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废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12条重点入黄排水沟建成适宜地段人工湿地工程;整治地级城市13条黑臭水体,关停黄河河道30家采砂洗砂厂;盘踞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多年的100多家厂矿企业关停退出;完成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53台2283万千瓦,各市县城市建成区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

  在宁夏,为了还百姓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鏖战正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走进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硒有田园旅游区,蔬果绿树掩映,屋舍俨然,人影绰绰,和远处的巍巍贺兰山遥相呼应,大自然的画笔拿捏得恰到好处,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水墨丹青画。

  硒有田园旅游区旧址原本是矿区农场,这里曾经灰尘漫天、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恶劣的生态环境让很多住户纷纷逃离家园。4年前,当地政府对农场进行了环境整治,并制定了以当地特有的富硒农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2019年,“90后”青年陈乾和哥哥看到家乡的变化后,选择了返乡创业,靠着绿水青山发展休闲旅游,如今他们的富硒庄园每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次。

  美好的生活,从来不止于经济,还在于舒适的人居环境、普惠的生态产品。

<p>  绿水青山为宁夏带来金山银山。</p><p>  

绿水青山为宁夏带来金山银山。

  5月6日8时,吴忠市利通区清水沟边的小微公园,六旬老人马金霞和老姊妹马玉花相约一起散步。“这两年我家周边环境发生了大变化,以前沟里的水是臭的,沟两边都是垃圾,出门都要捂鼻子。经过治理,清水沟的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提起环境的变化,马金霞和马玉花都有说不完的话。

  “民之所欲,我之所求”。宁夏各地持之以恒,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增长点——

  宁夏作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沙漠化逆转的省区,得到了国际荒漠化公约组织的高度肯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吴忠市、固原市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泾源县、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被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2个县(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处草原自然公园入选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银川市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而火,荣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隆德县因渝河治理经验在全国崭露头角;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入选全国生态修复十大beplay2体育官网 案例。

  从生态退化、恶化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宁夏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站在新的起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从蓝图变为现实,宁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步伐愈发坚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有力。(宁夏日报记者 李锦/文 马楠/图)

责任编辑:贺璐璐 梁海燕
【纠错】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