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一切都早已经注定。1998年年初,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在课外书中看到了一种叫“航空母舰”的战争武器,知道这是一种能容纳数千名官兵的巨大军舰,甲板上可以起降战机,内部还有医院、邮局和银行,就像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遗憾的是,当时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强国才拥有航母。我多么希望中国也能拥有航母,更渴望有朝一日能够亲眼看到它。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6年后的2014年,我保留研究生学籍携笔从戎,光荣地成为一名海军战士。新兵集训时,当看到营区内展出舷号“16”的辽宁舰模型时,我心潮澎湃:现在的祖国更加富强了,已经拥有了以航母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只要刻苦训练,我就有机会成为航母舰员,这是距离实现儿时梦想最近的时刻啊!
幸运的是,靠着努力和坚持,我等到了这一天。
登上航母的那一刻,除了新奇,我内心更多的是自豪感和使命感。在我眼里,它不单是一艘超级战舰,它更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复兴的象征。当自己能有幸见证历史甚至参与历史,我更能体会到个人的价值在伟大事业中得以体现的荣耀。
在分配岗位前,有人建议我发挥文科生特长,去政工部门搞宣传,也有人建议我申请去甲板上工作,穿着彩色马甲,出现在电视镜头前。但为了磨炼意志,我选择到动力中队工作,成了战友们口中“中国航母历史上学历最高的锅炉兵”。我们的岗位被称为“航母心脏”,负责锅炉和主机的运转。这里需要常年在水线以下值守。由于设计原因,机舱温度近60摄氏度,差不多就是家用吹风机对着脸吹热风的感觉。噪声大得面对面说话,也得扯着嗓子喊。只要出海,就意味着全天在岗、循环值守,经常10多天见不到太阳,空气里没有大海的味道,只有浓烈的机油味。说是在航母上工作,日子却过得像一个潜艇兵。虽然有时候也会抱怨几句辛苦和疲惫,但年轻的战士们谁也没有在岗位上懈怠,一有空就保养装备设施、学习操作规程,用心完成每一次操作,为国之重器提供澎湃动力。
一次航行训练中,我登上飞行甲板眺望远方,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令我陷入沉思。在我们看来已然是庞然巨物的航母,在大海上则好似一叶扁舟,随着波浪上下起伏。这就像我们身处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生命只是短暂的一现,很难留下印记,但我们亦像朵朵浪花,用有限的力量托举巨轮奋力前行。
年轻的我们极其幸运,能够亲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可我们是否有足够远大的理想、是否有足够坚定的信念、是否有与之相称的能力去担当国家和时代交予我们的重任呢?而这,应该就是这一段从军经历的最大意义,它让我深知前路之艰险、责任之重大,唯有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完成好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如今,我已经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和航母天各一方,只能从新闻报道中看到它的身影。但身上“航母人”的烙印永不磨灭,“无惧风雨,飞得更高更远”的信条将伴随一生,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回响:愿化作一朵奔腾的浪花,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做好每一项工作就是在为航母人争光,就是在为伟大事业作贡献,而祖国终将选择忠诚于祖国的人,也终将记住奉献于祖国的人。(高振远/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